1、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2、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3、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4、道教宫殿式建筑——永乐宫5、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6、唐陵中的杰作——乾陵7、天下第一桥——赵州桥8、天下绝景——黄鹤楼9、江南名楼——岳阳楼10、中国第一塔——嵩岳寺塔另外还有:中国古建筑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年代最久水利工程:都江堰大型寺庙建筑典范:曲阜孔庙平遥古城宁波天一阁恒山悬空寺洛阳白马寺拉萨大昭寺武当山古建筑群杭州六和塔等等等等很多, 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魁宝。
故宫位于北京、布达拉宫位于拉萨、颐和园位于北京、永乐宫位于山西、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乾陵位于陕西、赵州桥位于河北省、黄鹤楼位于湖北省、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
1、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永乐宫
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永乐宫壁画。
3、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长城、卢沟桥、赵州桥、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府、曲阜孔庙、大雁塔、小雁塔、河南少林寺、南京明孝陵、武汉黄鹤楼、徐州燕子楼、湖南岳阳楼、昆明大观楼、苏州园林、嘉兴烟雨楼、南京城墙、开封大相国寺、应县木塔、南京秦淮河、杭州岳王庙、杭州保俶塔、杭州六和塔、杭州灵隐寺、杭州净慈寺、扬州个园、徽州民居、绍兴沈园、南京江宁织造府、南京栖霞寺、镇江金山寺、镇江芙蓉楼、洛阳白马寺、正定大佛寺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
南禅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30年代对中国古建筑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的,中国古建筑因其多木结构,而留存极少。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距东冶镇7里。林徽因看到南禅寺大殿的大梁上有一行字,仔细一看,上面记载了这座大殿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这比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梁林夫妇发现的第一座唐代木建筑)还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扩展资料
艺术风格
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
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调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架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与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
晚唐时期的武宗“会昌灭法”,使得大多数佛寺遭受到破坏。南禅寺由于地处偏僻而幸免毁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的普及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禅寺大殿
中国古代六大文化名楼是:黄鹤楼、蓬莱阁、钟鼓楼、滕王阁、鹳雀楼、大观楼。
一、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二、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是一处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三、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四、滕王阁
滕王阁乃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01年1月南昌滕王阁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又名“云栖楼”。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六、大观楼
大观楼在云南昆明城西南,明初沐英在此建“西园”,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2、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颐和园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3、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赵州桥景观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4、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
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5、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颐和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州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古典园林
说到“中国古代房屋”,关于这些杰出建筑的研究项目和论文数不胜数。
中国建筑-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建筑外行,我只能根据简单的信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没有系统的知识。原始时期——胚胎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 - 256年)房屋的外观、布局、材料,当时普通的农兵都居住在简朴的房屋中,只有那些宫殿式的建筑才能体现古代建筑师的最高技术水平。
商周宫殿建筑重建图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房屋设计师缺乏建造成熟城市或高层建筑的有效工具,但中国房屋最重要的象征之一——斗拱却得到了广泛使用。虽然当时有限的技艺和简单的设计对中国房屋的发展贡献不大,但周朝的中国文化思想却对后来的国内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经过多年的经验,木材也成为了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
第二阶段——表现成熟
然后,由于更早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中国古典建筑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56-公元220年)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文物、历史研究和重建档案图片至于建筑在秦汉,之前的技术支持和新民俗审美倾向了lot.On一方面,更大的规模,更复杂的布局,更新功能遇到巨大的上层阶级和平民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多元化的设施已经成熟的迹象。
第三节——丰富在这一阶段,私家园林和宝塔的引入丰富了中国房屋的种类,而其他类型的建筑则停滞不公元581- 1279年——中国建筑的鼎盛时期。我真的缺乏语言来表达国内古建筑在其高潮时期的美丽和巨大的发展明、清代成熟颐和园-维基百科圆明园公园站-维基百科四合院——维基百科第二个还因为有一条评论建议我介绍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内容,所以我搜索了很多,决定以简单的区域划分来展示图片。
北方民居北京的四合院(中国最著名的民居之一)山西民间建筑平遥县-维基百科陕西—维基百科南方民居湖南、江西的吊脚楼(中国吊脚楼)
中国十大古建筑: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北京故宫、颐和园、苏州园林、西递和宏村、王家大院、释迦塔、承德避暑山庄、西安秦兵马俑。
1、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2、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万年智慧圣地”,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甑皮岩、大岩、庙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世界陶器起源空白点。
3、赵州桥
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4、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5、颐和园,慈禧太后的寝宫,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曾被英、法侵略军焚毁,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
6、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7、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组成
(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 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 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 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 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 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 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 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 》或( )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 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七)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 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 顶。
2,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 九脊顶。
3,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 形曲面。
(八)山墙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 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
(九)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