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主要内容: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方兴未艾的茶文化热,又为宣传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此,我们在上海文化出版社的有力支持下,在广大同仁的热忱鼓励下,决心在浩如烟海的茶文化领域中,努力寻求和发掘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古代茶具,将它编印成册,奉献给读者。旨在通过此举,能对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文化、生活艺术、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使植奶于中华大地的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异彩,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一、床榻类:主要有: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罗汉床、贵妃榻。具体名称有:流苏寒玉床、珊瑚床、紫玉珊瑚屏榻、弦丝雕花架子床、雕花细木贵妃榻、红木雕云纹嵌理石罗汉床、榉木雕花架床、枸木雕围子床、黄花梨雕龙纹罗汉床、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床二、桌案类:主要有:供桌、供案、方桌、圆桌、月牙桌、书桌、、书案、画桌、画案、琴桌。具体名称有: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紫檀平角条桌、乌木边花梨心条案、铁梨象纹翘头案、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海青石琴桌三、椅凳类:(1)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3)宝座具体名称有:紫檀镶理石靠背椅、清红漆金龙头出手圈椅、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四、柜架类 从功能上区分,中国古典柜架家具大致可分为四类:(1)卧室类:顶箱柜、官帽柜等;(2)书房类:万历柜、网背书架、门书柜、千秋书架等;(3)珍玩类:多宝格、珍宝柜、博古柜等;(4)厨房类:亮格柜、碗橱等。五、杂项类 除了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的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种类名目,如: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笔筒、雕件等,在此全部归纳为“杂项类”。 按照杂项类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别”:置物类: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盘、提盒等;屏风类: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曲屏风等;架具类:衣架、面盆架、镜台、烛台、承足(脚踏)等;摆件类:笔筒、墨盒、棋罐、瓶座、碟架、烟具、雕件等。
史前夏商西周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为初始家具阶段。中国现已知最早的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构筑房屋和修造水井中的木工技术、棒卯结构为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时起居方式为席地而坐,家具制作非常简陋,日用器物兼有家具的功能。进人奴隶社会以后,家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兼有礼器的功能。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家具总的特点是呈低矮型,出现了完整的供席地起居的低矮型家具,家具较低矮,无固定位置,可根据不同场合而作不同的陈设。家具的功能性不断加强,同时兼有礼器的功能。漆家具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家具,除了沿用传统的漆绘、油彩、针划、贴金银箔、镶银等外,还出现了俄金(针划填金)、堆漆(用稠厚的漆堆成花纹)等工艺。漆饰后,有的还配以夔金铜饰件,更显得华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各民族、各教派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使各民族的家具在形制上、功能上得以相互渗透。人们虽然仍习惯席地而坐,但胡床已在中原民间较普遍,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高坐具,从而给传统起居方式带来冲击,进而给传统家具的制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出现高家具的萌芽。当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机、橱,并有瓮、箱等竹藤家具。漆家具仍然是当时高档家具的主流,并出现了斑漆、绿沉漆、漆画和金银参镂带等新装饰技艺。隋唐五作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是席地坐向垂足坐、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转化的高潮时期。传统席地起居习俗逐渐被废弃,垂足坐日益流行,家具形态出现了由低矮向高型发展的趋势。到五代时期,已基本进人了高坐垂足起居的新时代。而且,这一时期家具种类增多,家具风格也由隋唐时期的以雍容华贵为美,转为五代时期的崇尚简洁,从而为宋代家具的风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宋辽金元时期家具有什么特点?宋代是家具艺术的繁荣时期,北宋以后中国高型家具逐渐走向成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高型家具的种类又有所增加,品种基本齐全,同时在制作手法上也有不少变化,各种装饰手法开始使用。宋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燕几”。这是一套按比例制成的大小不同的几,共有3种规格尺寸,7个单件,可以变化组合成25样,76种格局。根据人数的多少,可以任意组合。“燕几”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是最早出现的组合家具。明代的家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由于手工业的进步、海外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社会因素,促使明至清初家具达到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明代家具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式”家具风格,也是中国古典家具进人实用性、科学性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时期家具不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艺术造诣,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世界家具艺术发展史上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精品。清代家具有什么特点?出现了哪些制作中心?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繁荣的最后一个时期,清代家具在康熙前期基本保留着明代风格特点。自清雍正至乾隆晚期,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清代家具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的清式风格。清代家具作坊以扬州、冀州、惠州为主,形成全国三大制作中心,出现了“苏作”、“京作”、“广作”等不同艺术风格。清末由于国力衰败,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战争频繁,各种民族手工艺均遭到严重破坏,家具艺术每况愈下,进人衰落时期。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具发展的全盛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家具逐渐流行起来。此时的家具不再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而是附加了美学符号。与汉代以前坐在地上相比,人们有了更多的家具选择。
唐代家具产于隋唐五代。高格调的家具发展迅速,出现了全新的高格调家具。它改变了五朝以前家具的面貌,形成了光滑、柔和、优雅、豪华的唐代家具风格。典型的高大家具,如椅子、凳子、桌子等,在上层阶级中很受欢迎。唐代的家具高大、精致、典雅,多为木制家具。唐代的家具没有传人。如果想要了解唐代的陈设,基本上只能依靠绘画、出土壁画、少量出土模型等图像材料。
唐代家具是宋代家具发展的源泉,而宋式家具则是明清家具发展的源泉。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的家具工艺具有高雅、不张扬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造型高雅,色彩纯净,内敛朴素。人们感到轻松和优雅。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流行椅子、凳子等高腿椅,结束了几千年来坐在地上的习俗。宋代家具的特点是造型素雅,结构合理精细。宋代家具也注重外部尺度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美观,使用方便。
元代家具大多沿袭了宋代的传统,但也有新的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这为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抽屉桌是元代的创新。
明代家具广义上的重点在于“风格”一词,无论造于明前还是明后,无论用料贵重还是用料一般,只要具有明代家具的风格,就称为“明代家具”。狭义上,指清初材料美观、造型美观的家具。明代家具的十六品包括:简洁、简练、朴实、凝重、雄伟、圆润、深沉、浓郁、富丽、美观、强、柔美、空灵、细腻、高雅、清灵。
1定义:1840年之前,称为中国古代。依次为基点上溯至史记所记载的夏商周时期,期间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称为中国古代文化。2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思想、经济、科技等等。3中国古代家具属于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历经久远的年代,它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过使用价值。当然属于中国古代文化。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或称“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种功能齐全的床。床下有一木制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并镶以木制围栏,使床前形成一个浅廊,中间为床的门户,两侧可放置小型家具及杂物。它造型奇特,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前沿长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放置小桌凳、灯盏等。
2、架子床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顶有架,故名架子床。这种床一般四根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半月有围栏。基本式样是三面设矮围子,正中无围,便于上下,四角有立柱,上承床顶,顶盖四周装楣板,床面两侧和后备装有围栏。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样,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正 中是上床的门户。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层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度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3、罗汉床(塌)
罗汉床是由汉代的榻逐渐演变而来的。榻,本是专门的坐具,经过五代和宋元时期的发展,形体由小变大,成为可供数人同坐大榻。这类床形制有大有小,通常把较大的叫“罗汉床”,较小的仍沿俗叫“榻”,又称“弥勒榻”。罗汉床不仅可以做卧具,也可以用为坐具,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 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4、贵妃榻
又称“美人榻”,古时专供妇女憩息,榻面较狭小,制作精美,形态优美,是榻中极为秀美的一种,其用料也极为讲究,床上彩绘雕刻显得雍容华贵。
5、供桌、供案
案是用于放食物的木盘,多以矮足,长方形木制的黑漆上饰纹彩或者雕刻。在祭祀时,供案一般都是摆放被供奉的对象,而供桌则是摆放供奉品,如酒、水果以及其它食品等。供桌比供案矮,不使用时一般都放置在供案下面,供奉时再拉出来,等供奉完毕,再移回供案下方。
家具是每个朝代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不同的家具在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家具样式,颜色的不同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朝代的人文风貌。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封建王朝,明朝在建筑及家具设计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保留了中国历史上最传统的中式家具,其家具既有优雅简洁的传统风格,又极尽奢华、大气磅礴。明朝家具是中国家具的顶峰,它们或线条流畅,或雕刻精美,或宽宏大气,或轻巧精致。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紫檀木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虽不仅仅体现在明朝,却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其人性化的设计使得明朝家具广为流传。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明朝家具的设计及艺术特色。
一、明代家具造型十分严格,比例恰如其分
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才能做出适合的家具,古代家具或者现代家具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比例关系有时就会违反人机工程学理论。古代人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人机工程学,但是对家具尺寸、比例关系的把握还是相当的严谨。明代家具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装饰的应用,都十分协调。家具腿部曲线的粗细、长短都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自然。不会让人有突兀之感。而且,明代家具十分注重曲线设计,迎合人体的自然弯曲,这就是明代家具最为智慧的一方面,曲面的设计使得人在使用过程中或者长时间坐卧不会感觉太累。
二、明代家具制作精细、做工优良、追求艺术风格
古代皇宫是权力最高统治阶级的象征,因此皇宫家具的设计就更为考究精致。明代皇宫家具是明代家具最为杰出的代表。古典家具多用镂空,整齐而且显得错落有致,显得十分魅力、华贵大方。腿部的设计多采用弧面,不管制作有多难,不管弯曲角度有多大,也不管弯曲的部位有多小,都要用一大块材料挖削而成。剩下的材料还要物尽其用。总的来说,皇宫家具除了要镶嵌各种,宥翠。玛瑙等名贵之物,在制作工艺上也颇为讲究,注重追求艺术风格。而且,明代的工匠更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成为了明代家具重要特点之一。
三、明代家具注重反映材质本来的特点及纹理
明代家具多用黄花梨、紫檀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明代家具的非常注重材质本身优美的肌理,这些材质会呈现出羽毛等膝陇形象,令人惊叹不已,明代的工匠十分注重凸显材质本来的纹理,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发挥材质本来的肌理美,这也是明代家具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明代家具多用的紫檀木、黄花梨木等木材本身就具有自己的肌理纹样,工匠们在制作时成分发挥木材的纹理优势,不做大面积的装饰,只在适当部位加以花纹装饰,与木材本来的纹理相得益彰。明代家具不加漆饰,这样便形成了明代家具独有的风格。这也反映当时明代人们追求淳朴自然的人文风貌。
明朝的家是古代古典家具的辉煌,整体的设计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代的工艺是无法比拟的。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国古代设计对现代设计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设计艺术以其简约的线条、古朴的质感、简洁而精美的木雕装饰让人流连忘返。这些艺术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古典家具设计的思考。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明清时期家具设计特点,以及明清时期家具设计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当今社会,中民族文化与传统设计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设计与现代设计,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传承关系。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在中国设计艺术史中,古代家具是中国优秀的工艺艺术品之一,其发展源远流长,它既是人们生活的实用品,又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其历史是一部由木材构造的绚丽诗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的人文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以下就主要以明清家具为例来阐述一下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一、明清家具设计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成就最高的时期,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明清家具的装饰艺术风格,其独特的装饰与家具结构相得益彰,堪称一绝,使中国明清家具成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此外,明清家具的装饰艺术风格还受到当时社会的人文因素等影响,因而成为中国家具史上的一朵奇葩。1.明式家具装饰艺术(1)装饰部位明末清初,是我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家具造型简练,装饰风格清新自然,与家具结构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明式家具没有过多繁缛的装饰,仅在横材和立柱的端头、腿足、牙板、靠背、券口和挡板等部位做一些简单的装饰。其作用在于用于掩盖一些因为建筑构架而不可避免的缺陷。(2)装饰手法明代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雕刻装饰、镶嵌装饰和铜件装饰等几种。明代家具擅长利用木构架结体的每一个部件进行艺术加工,来加强家具主体的效果。在镶嵌手法方面,明式家具运用较多的是嵌木装饰和嵌大理石装饰。镶嵌讲究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镶嵌的材料应该与家具浑然一体,而不是刻意镶嵌上去的,如同木材本身“生”出来的一样。明式家具的镶嵌装饰是为了配合家具结构而设计的,而不像清式家具的镶嵌是为了讲究材料和注重主人身份而做的。明式家具还采用金属饰件的装饰手法。这些金属饰件有合页、面叶、包脚、钮头、吊牌和吊环等数种,形式雅致,既着眼于实用又起到美化的作用。不同的金属饰件应用在不同的家具上面,并与家具有机地结合起来,金属材质的美与木质的美结合起来,使得平凡的家具表面大放异彩。(3)装饰内容和题材明式家具的装饰内容和题材是在继承历代优秀纹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其装饰内容和题材大致有:以龙纹、麒麟纹和螭虎纹为代表的神兽类纹样;以瑞象、虎、鹿和狮等表示祥瑞的动物类纹样;凤凰、鹤、鸳鸯和蝙蝠等一些飞禽表示吉祥如意;松、梅、竹、兰、灵芝、牡丹、菊花和缠枝纹为主的植物类纹样;还有以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题材的回纹、几何纹、方胜纹、博古纹和万字纹等。另外,中国的神话故事也常被运用到家具上,如:五岳真形图、八仙纹和三国演义故事纹等。各个纹样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副画附在了家具上,让人感觉家具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像一件艺术品。(4)明式家具的突出成就明代家具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家具的比例尺度与人体各部分关系的协调上,很符合现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它是一种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2.清式家具装饰艺术(1)装饰部位清代家具一般是指清代中后期的家具,在继承明代家具的基础上,造型趋向复杂化,装饰繁琐,线条平直硬朗、粗犷,风格华丽厚重、富丽堂皇。清代家具几乎通体进行装饰,没有主次。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清代统治者的口味 。因而清式家具显得更加威严、豪华、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