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混凝土配合比

更新时间:01-31 装修 由 静谧 分享

细石混凝土标号是C40的。

一立方需要264公斤42.5MPa的水泥、680公斤黄沙、1290公斤石子

C40细石混泥土配合比是:1.00:2.58:4.9:0.7

1立方米C40细石混泥土原材料用量:

(42.5MPa的)水泥264kg,中砂680kg,5-15碎石1290kg,水185kg

塌落度大小,砂含水率,碎石粒径等等因素也影响细石混泥土配合比。

用细石混泥土浇筑路面,如下图:

细石混泥土试块图片:

扩展资料:

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是要根据水泥标号,细石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大小,砂含水率计算、实验确定的,做试拌后,要看28天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要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细石混泥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就是使用碎石粒径不同,细石混泥土使用碎石粒径是5-15mm,普通混凝土使用碎石粒径是10-30mm

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细石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细石混凝土的顺利施工、细石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细石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设计细石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细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细石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细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细石混凝土成本。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2011年7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书中包括了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混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等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C40混凝土配比是多少

摘要C4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 :水 :砂 :碎石::减水剂10 : 3.9 : 12.9 : 28.8: 100 kg1 : 0.39 :1.29 : 2.88 : 1%432 :168 :558 :1242 kg/m3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8

C40混凝土配比是多少?

C4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 :水 :砂 :碎石::减水剂10 : 3.9 : 12.9 : 28.8: 100 kg1 : 0.39 :1.29 : 2.88 : 1%432 :168 :558 :1242 kg/m3

C4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标号40,是40兆帕,意思是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

望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减水剂的用量?

不添加混凝土减水剂,会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下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在相同的工作性要求时增加水泥用量,如果不增加水泥用量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C4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你好不同品种的C40混凝土配合比也有差别。

其中普通C40混凝土配合比是

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C40是混凝土强度等级,它对应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是26.8N/mm2,

抗拉强度标准值2.39N/mm2,该值是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经计算确定的。

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详情可以参考下面网址文档。

参考资料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表C40:https://wenku.baidu.com/view/3acc9b1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3.html

c4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C40混凝土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减水剂

10 : 3.9 : 12.9 : 28.8: 100   kg 

1 : 0.39 :1.29 : 2.88 : 1%

432 :168  :558  :1242   kg/m3

C4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标号 40是40兆帕 意思是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混凝土标号现在叫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确定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单位是牛顿/平方毫米(即兆帕)。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

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40

c40混凝土配合比是

C40只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此外还有其它的性能要求,比如坍落度要求、抗渗要求、膨胀要求等。

提供3个不同的C40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为kg/m3,配合比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根据原材料的性能进行试配才能确定。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

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求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初步确定 一〉、空白基准配合比确定 1、 配制强度fcu0 fcu0=fcuk+1.645σ=40+1.645*6.0=49.9MPa 2、 基准水灰比 W/C=(αa*fce)/( fcu0+αa*αb* fce) =(0.46*42.5)/(49.9+0.46*0.07*42.5) =0.38 3、 用水量及水泥用量确定 根据JGJ55-2000,用水量取mw0=205 kg/m3,则mc0= mw0/(W/C)=539 kg/m3。 4、 粗细集料用量确定 根据集料情况及施工要求,砂率确定为38%,混凝土假定容重为2400 kg/m3,按重量法公式计算: mc0+ms0+mg0+mw0+mf0=2400 ms0/(ms0+mg0)=0.38 求得ms0 =629 kg/m3 mg0=1027 kg/m3 5、 材料用量为(kg/m3) mc0=539 ms0 =629 mg0=1027 mw0=205 6、 拌合物性能测试 试拌混凝土25L,材料用量为: mc=13.475kg ms=15.725kg mg=25.68kg(其中m5~16=m16~31.5=12.84kg) mw=5.125kg 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实测结果如下: 坍落度:80mm 表观密度:(26.40-1.95)/10.115=2415 kg/m3 粘聚性:良好 保水性:良好 拌合物性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制作强度试件2组(编号P011),同时按此配合比值作为掺外加剂的空白参数。 二〉、掺外加剂的配合比设计 配制强度及基准水灰比同以上计算值。 (一)、掺加西安方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UNF-FK高效减水剂,掺量取0.8%C,实测减水率20%; 1、用水量及水泥用量确定 根据减水率计算用水量mw1=mw0*(1-20%)=164 kg/m3, mc1= mw0/(w/c)=164/0.38=432kg/m3 外加剂用量:mf1=432*0.8%=3.456kg/m3 2、粗细集料用量确定 根据集料情况及施工要求,砂率确定为38%,混凝土假定容重为2400 kg/m3,按重量法公式计算(因外加剂用量为混凝土总重量的3.456/2400=0.14%,对其他材料用量计算影响甚微,故不参与以下计算,下同): mc1+ms1+mg1+mw1+mf1=2400 ms1/(ms1+mg1)=0.38 得ms1 =686 kg/m3 mg1 =1118 kg/m3 3、基准配合比材料用量为 mc1:ms1:mg1:mw1:mf1=432:686:1118:164:3.456 =1:1.59:2.59:0.38:0.008 4、试拌与调整 按基准配合比拌制混合料25L,材料用量为:C=10.80kg,W=4.125kg, S=17.15kg,G=27.95kg(其中5~16mm与16~31.5mm碎石各13.98kg),F=86.4g。 坍落度Sl=85mm,容重=(26.80-1.95)/10.115=2455kg/m3。拌合物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制作强度试件2组(试件编号P012)。 试拌实际用水量为4000g,实际水灰比W/C=4000/10800=0.37, 实际材料用量为mw=164kg/m3,mc=164/0.37=443kg/m3,ms=682 kg/m3,mg=1112 kg/m3 ,mf=443*0.8%=3.54kg/m3 按此作为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以下调整在此基础上±0.04。

求C40混凝土配合比

C40混凝土: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中粗砂。每立方C40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3、碎石0.79m3。

标签: # 混凝土
声明:关于《c40混凝土配合比》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4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