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空调被谁收购了

更新时间:02-09 装修 由 迟暮。 分享

不是。春兰净水器由宁波市春之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专业生产家用(商用)净水设备,有直饮机系列、管线机系列、软水机系列、厨下机系列、中央净水系列、公共直饮机系列和中小型净水器系列等上百种款式的产品群,春兰空调由江苏春兰集团生产,其主导产品包括空调器、洗衣机、除湿机、中重型卡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高能动力镍氢电池、摩托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等。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是两个不同的公司。1994年,当时已经成为世界空调七强之一的春兰开始盲目追求多元化生产,介入冰箱、摩托车、卡车、甚至汽车等多个领域,领着奥克斯、新飞、美的等一种追随者,拉开“家电造车“的序幕。但最终,多元化发展的春兰在主业空调上跌了跟头。2005年,春兰空调业务开始下滑,逐渐跌出行业前十名。到2008年,春兰股份已经跌至6元。2008年停牌前,春兰连续三年共亏损超过5亿元。如今整个研发部门也只剩5人,面对强敌,春兰便再无翻身之地。盲目扩张似乎已经成为了电器市场的病症,而科龙也不能幸免,曾经的豪强,到如今惨遭收购,让人唏嘘。科龙亏损主要原因是坏账太多,形成了财务黑洞。成本上升过快,曾经海信总裁周厚健还夸奖过科龙的毛利率高达30%,而同期海信只有7.73%。之所以这么高的毛利率,是因为潘宁坚持高品牌高价格战略。也有规模效应的因素。但随着潘宁的出走,科龙之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被淘汰了自然会有新的取代。但是前人的经验还是值得后来的企业学习。

盘点那些曾经火爆全国如今却销声匿迹的品牌,你都知道多少

小时候条件并不是很好,虽然很多东西都不如现在的东西那么好,那么精致,但是也承载了很多童年回忆,或者是陪自己走过了青葱岁月。下面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曾经火爆全国的品牌,如今却销声匿迹了。

第一个听歌神器MP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MP3是用来听歌的,把歌曲从电脑上下载MP3里,插上耳机,就能听到美妙的音乐了。不过那时,这种东西也不便宜,好一点的牌子,要好几百块。为了买这一个东西,要省吃俭用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买这个东西。买了之后就当宝贝一样,特别知足。如今再也看不到这种东西了,现在的条件好了,都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笔记本电脑。

第二个西瓜味泡泡糖。童年最喜欢的零食之一,便宜又好玩,可以吹泡泡。一个可以嚼很久,嚼到没有味了,也不舍得吐掉。以前条件艰苦,这是唯一一种花钱买不心疼的零食,如今再也没有看到过了。现在的人基本都不吃泡泡糖,被很多其他的零食代替了,但依然还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第三个那种老式雪糕。就是一点冰块制成的雪糕,如果奢侈一点的,价格贵一点的,雪糕上面会有一点绿豆,但那是童年时期最好的零食了。如今虽然也有那种雪糕,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同,还是比之前的那种老式雪糕会比较精致一点,味道也不一样了。

国美苏宁为什么厂家找他们卖他们有什么秘诀么

以前没有国美和苏宁的时候,家电企业还是要找人来卖,比如说以前的百货公司,里面就有卖各种家电。自80年代以前,整个国家的所有物资都是紧缺的,买什么都要凭票供应,没有票就得托关系,走后门,或者花高价到黑市上去买。我小时我爸爸买一个自行车,就托了几层熟人,还花了将近半年的工资。当时的商业模式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国家认为老百姓应该买多少台电视机,就让厂家就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一台都不生产。所以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企业还会发愁找销路。厂家生产出来了家电以后,国家就根据计划调配产品,比如说分给北京一万台指标,上海一万五千台指标这样,然后北京市百货公司和上海市百货公司拿指标就到厂家去提货,再用铁路运输到北京上海,然后再统一调配到各商场,老百姓就拿在单位领的票和钱来买。。但是从8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被改革,整个国家商业模式越来越细分化,原来的那种百货商场逐渐式微,所占市场销售比例越来越小。打倒百货商场的就是现在的美式超市和专业连锁家电卖场。超市就不说了,因为你问国美和苏宁,就只说家电卖场。1987年黄光裕创立国美的第一个门店,1990年张近东创立了苏宁的第一个门店,这20 年来在产业大势大变局与新商业模式博弈的大背景下,国美和苏宁的快速崛起,表面看似乎暗藏着很多的偶然性,其实每一个偶然都对应着一个必然。机会只能让企业快速崛起,却不能使之快速强大。在中国企业界,一飞冲天往往意味着强弩之末。国美和苏宁不仅在竞争残酷的家电行业成长了起来,而且活得很健康。很显然,黄光裕们,张近东们对产业大势和商业模式有着精准而独到的判断。从“渠道为王”到“终端为王”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却让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代理商是诸多家电巨头打开区域市场的主要通路,即便是后来风行一时的分公司制,也无法将代理商彻底排除在外。家电制造商谁也无法对日益攀升的营销成本和代理商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视而不见。正是基于此,厂家乐于将一些关乎客户满意度的工作交给代理商打理,诸如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谁与消费者接触最多,谁让消费者的满意度最高,那么谁在市场上就更有话语权,这让曾经是春兰空调代理商的苏宁跨出一步成为零售卖场成为可能。鉴于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导向,国美和苏宁让制造商既爱又恨,却无比依赖。就像你问的,厂家为什么要找他们卖,他们有什么秘诀么?有,因为家电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供应链:需要供应商和连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种合作关系日渐丰富,除了信息共享、营销合作外,还产生了自有品牌的开发等形式。管理:有创新,经营能力、业态等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企业组织能力和执行力的要求比较高。服务:主要体现在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对客户的把握以及客户数据的收集等要素。谁能在这些方面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强势。显然任何一家厂家都不能像国美和苏宁一样同时拥有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连锁家电卖场垄断家电销售,这是国际潮流,美国、日本家电连锁企业占市场份额超过90%。中国市场的空间还很大。2005年4月,国美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品牌及全部网络。2005年7月,永乐收购台湾灿坤在内地的3C门店。2005年8月,国美收购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品牌及全部网络。2005年11月,国美收购武汉中商家电品牌及所有网络。2005年12月,国美成功收购江苏金太阳家电品牌及全部网络。2006年7月,国美兼并永乐。2007年12月,国美全面托管大中电器。2008年1月,国美收购山西北方电器。2008年2月,国美成为山东三联控股股东。。。如果不是去年国美的老板,被人釜底抽薪,成了阶下之囚,很难想像今天苏宁还可以经继续与国美两强争霸。其实这也许是个好事。对消费者来说,如果满大街只剩下了国美,我们将没有第二个选择;对国美本身来说,也许也是好事,因为在没有对手的战场上,英雄一定会寂寞难耐。

请问春兰空调是不是倒闭了啊,还是转给别人了

春兰集团看淡空调业发展前景,打算战略性地逐步退出空调制造业的态度。在国人心目中,十几年前的春兰空调几乎是中国空调行业的代名词,人们至今难忘春兰空调的一杆击中6球的形象广告。尽管当年风靡全国各地,然而经过国内空调行业的全面发展,新的品牌渐渐追了上来,春兰似乎被人们淡忘了。春兰集团宣传部部长胡江平说,春兰集团看淡空调业前景,并不意味着春兰空调要退出家电舞台,而是将空调产业集中放给春兰股份,实现产业集中。虽然在泰州,春兰空调的广告没有加密,是因为他们实行战略转移,把战场转到南方求采纳

标签: # 春兰 # 空调
声明:关于《春兰空调被谁收购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5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