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电风扇功率75W左右。
改发电机,加接电容,或者改接电容。频率低,发电功率小,效率低。转子要有剩磁,带负载,转子转动就可以发电输出。
48V2A充电器,输入功率120W左右,输出充电电流2A,充满电压57.6V。
发电功率不够。
家用电风扇一般都是单相220V的,功率一般在30-60W左右,台扇风叶小点的功率小点,落地扇风叶大的功率相对大点。工厂用的风扇有些一二百瓦,有些还是三相的。
小风扇20~30瓦,台扇30~50瓦,落地扇30~70瓦,吊扇功率有80瓦-120瓦
电风扇工作原理: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电阻,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此外,直流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小功率电机在小型电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电风扇工作时室内的温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会升高
。来分析一下温度升高的原因:电风扇工作时,由于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有电阻的,所以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向外放热,温度自然会升高。
因为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当电风扇工作起来以后,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所以就能够促进汗液的急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扩展资料:
1、长久吹
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吹电风扇,觉得刚刚吹凉了身体就停止,会觉得身上还热,不如长时间吹着舒服。可是,长时间对着电风扇吹,人体温度会随着汗液的大量蒸发而下降,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腹痛、腹泻等疾病。一般以一次吹风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2、快速吹
有人为了尽快凉爽起来,便把电风扇开到最快速,认为风大过瘾解热。这是不当的做法。当气温超过30℃时,空气温度已接近于人的正常体温,电风扇吹来的风,也是高温风,此时人体的热量主要应靠汗液蒸发散热。
如果电扇风吹得过大,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毛孔闭塞,身体内部汗液散发不出来,还会感到炎热,同时还会出现疲乏无力、腰酸背痛,这就是“憋汗”。因此,不宜用电风扇高档高速吹风,应当调到中速或低速,吹温柔的阵阵微风为好。
3、吹近风
电风扇吹风不宜放在离身体很近的地方,如果近处吹强风,且只吹身体的一面,使受风面的皮肤汗液蒸发快,温度显著降低,而吹不着风的一面,汗液蒸发慢,致使身体两面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差距过大,神经中枢就会失去平衡。
一旦时间过久,各器官就会疲惫不堪,从而感到全身不适。因此,在吹电风扇时,最好与人的距离在2米以外,使吹的风均匀柔和。
4、吹定向风
电风扇,多是摇头扇,吹风时电扇不断移动位置和方向,吹风形成一阵大一阵小,使体表受风缓慢些,不会使人感到太凉,感到全身温度均匀。所以,最好用摇头扇,不要吹定向风。
5、睡着吹
即是用电风扇降温伴睡。人在熟睡时机体各脏器的功能降到最低水平,一切反射消失,免疫力下降,易招致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