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错误。
主要的特点就是:
1、效率较高。当线缆在传输数据时,线芯上有电流通过,就会产生一些电磁信号,这对其他的线芯来说是有害的‘噪声’。而双绞线,因为它是成‘对’存在的结构,所以每芯线上的电磁‘噪声’,会被与它绞在一起的另一芯线发出的‘噪音’相互抵消。这样就增加了它的传输效率,较之其它铜缆,可以获得更大的带宽。
2、体积较小,安装方便。用铜缆组网的话,一般用三种介质,粗缆,细缆,双绞线。而前两者都是同轴电缆,在外径上要大于双绞线,需要占用电缆管道的大量空间。而且在最小弯曲半径上也不如双绞线,不能承受缠结、压力和严重的弯曲,这些都会损坏电缆结构,阻止信号的传输。
扩展资料:
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部分型号如下:
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CAT2):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一、双绞线传输原理利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技术,所谓的双绞线一般是指网线,双绞线传输利用差分传输原理,在发射端将视频信号变换成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通过双绞线传输后,在接收端将二个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相减变成通常的视频信号,故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而且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同一根网线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二、优点1、布线方便,线缆利用率高。一根普通超五类网线,内有4对双绞线,可以同时传输4路视频信号,或3路视频、1路控制信号;而且网线比同轴电缆更好敷设。2、价格便宜。普通超五类网线的价格相当与75-3视频线,室外防水超五类网线的价格相当与75-5视频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速率:
1、4类10M/100M。
2、5类100M。
3、超5类1000M。
4、6类10000M。
计算公式:
rb=rslog2M(b/s)
式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消息传输速率与比特传输速率的关系是:
rm=ηrb(b/s)
式中η是传输效率。
扩展资料:
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部分型号如下:
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 、二类线(CAT2):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理论值是100米,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超出了80米就要加交换了,应为如果是非屏蔽的网线,一般在60-70就有不同程度的信号衰减,(网线质量的不同衰减也不同),但是要在强信号,强磁场的环境下,30-40就衰减的厉害了~!但是一般家用保持在100米左右基本是没啥影响!!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双绞线常见的有3类线,5类线和超5类线,以及最新的6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3)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6)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传输速率要看网线类型的
日前最常用的是超5类线。速率一般为1000Mbps。
扩展资料
双绞线的工作原理:
双绞线是由一对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绞合而成。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抵御一部分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也可以降低多对绞线之间的相互干扰。把两根绝缘的导线互相绞在一起。
干扰信号作用在这两根相互绞缠在一起的导线上是一致的(这个干扰信号叫做共模信号),在接收信号的差分电路中可以将共模信号消除,从而提取出有用信号(差模信号)。
双绞线的作用是使外部干扰在两根导线上产生的噪声(在专业领域里,把无用的信号叫做噪声)相同,以便后续的差分电路提取出有用信号,差分电路是一个减法电路,两个输入端同相的信号(共模信号)相互抵消(m-n),反相的信号相当于x-(-y),得到增强。
理论上,在双绞线及差分电路中m=n,x=y,相当于干扰信号被完全消除,有用信号加倍,但在实际运行中是有一定差异的。
在一个电缆套管里的,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mm~140mm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mm以内。双绞线一个扭绞周期的长度,叫做节距,节距越小(扭线越密),抗干扰能力越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绞线
双绞线传输数字信号。同轴电缆传输模拟信号。网络通信一般使用双绞线,传输距离单段不超过90米,最多可用4个中继器。同轴电缆多用于闭路电视或者短距离的监控视频信号传输。
双绞线(twisted pair,TP)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但日常生活中一般把“双绞线电缆”直接称为“双绞线”。
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扩展资料
在北美,也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3家综合布线组织如下。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美国通信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由于TIA和ISO两组织经常进行标准制定方面的协调,所以TIA和ISO颁布的标准的差别不是很大。在北美,乃至全球,在双绞线标准中应用最广的是ANSI/EIA/TIA-568A和ANSI/EIA/TIA-568B(实际上应为ANSI/EIA/TIA-568B.1,简称为T56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