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使用口诀:一摇、二对、三拔、四压。
一摇,即拿起灭火器,将其上下摇晃;
二对,即将灭火器的喷口,与火的源头相对;
三拔,即将灭火器的保险销拔掉,让内部物质能够喷出;
四压,即用手将灭火器的压把压下去,喷出干粉。
扩展资料:
灭火器的种类和保护对象:
1、扑救文物档案应选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2402,1301,七氟丙烷,六氟丙烷;
2、扑救易燃液体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抗溶泡沫;
3、扑救易燃气体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
4、电气设备火灾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
5、精密仪器火灾应该选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灭火器
应该是五句口诀,干粉灭火器5句口诀:
1、灭火器使用口诀:看、提、拔、瞄、压。
2、“看”看干粉有没有过期失效。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看罐体是否过期(过期了会有安全危险)。
3、“提”提起灭火器赶赴火场,在距离火源5米左右放下。
4、“拔”拔下铅封和安全销。
5、“瞄”瞄就是瞄准,右手提起灭火器,左手拿着喷管瞄准火苗根部。
干粉灭火器:
普通干粉灭火剂主要由活性灭火组分、疏水成分、惰性填料组成,疏水成分主要有硅油和疏水白炭黑,惰性填料种类繁多,主要起防振实、结块,改善干粉运动性能,催化干粉硅油聚合以及改善与泡沫灭火剂的共容等作用。这类普通干粉灭火剂在国内外已经获得很普遍应用。
其实不同灭火器使用方法不一样的水星植物无氟灭火器:只需两步,拔、按
1、拔出保险销,
2、按下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比较简单、可任意角度喷射,无需摇晃
干粉灭火器:
1、右手拖压把,左手拖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拔掉保险销;
5、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6、在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泡沫灭火器: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二氧化碳灭火器:
1、用右手握着压把;
2、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拔掉保险销;
5、站在距火源两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6、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灭火器使用口诀:看、提、拔、瞄、压。
一、“看”看干粉有没有过期失效。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看罐体是否过期(过期了会有安全危险)二、“提”提起灭火器赶赴火场,在距离火源5米左右放下。三、“拔”拔下铅封和安全销。四、“瞄”瞄就是瞄准,右手提起灭火器,左手拿着喷管瞄准火苗根部。五、“压喷”右手压下手柄,对准苗根部喷射(一压到底,中间不要松手),左右摆动喷射覆盖火苗根部直到火苗完全扑灭为止!
干粉灭火器有手提式、贮压式。其性能有普通(BC)和通用(ABC)干粉之分。干粉灭火器筒体内装的干粉,使用时在压力的驱动下从喷嘴内向外喷出。干粉灭火器适用扑救液体火灾、带电设备火灾,特别适用于扑救气体火灾。这是其他灭火器所难比拟的。它也能扑救仪器火灾,但扑救后要留下粉末,对精密仪器火灾是不适宜的。
扩展资料:
干粉灭火的优点与缺点:1、干粉灭火器药剂的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和磷酸氢二铵为主要原料。2、干粉灭火器适用温度在-23℃以上,超过-23℃时不正常灭火、使用或根本无法使用。3、干粉灭火器虽能用于A类火灾,但只能控火,而不能灭火,因此死灰容易复燃。4、干粉灭火器喷出为粉状,药剂喷射后遮住灭火人员的视线,严重影响灭火人员的呼吸而无法正常操作使用。5、干粉灭火器灭火喷射后现场一片狼籍,被喷射的物质难以清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6、干粉灭火器若长期振动后药剂容易板结和容易受潮而无法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的使用口诀是一摇、二对、三拔、四压,即摇晃瓶身、喷嘴对准火源、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喷出干粉。但在使用时需要保持瓶身一直处于直立的状态,灭口的位置应当在火源上风4~6米处。使用灭火器的口诀使用灭火器的口诀是一摇、二对、三拔、四压,一摇是指使用前摇晃瓶身,二对是指将喷嘴对准火源,三拔是指拔掉保险销,四压是指压下压把喷出干粉灭火。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需要让瓶身保持直立状态,且应当站在距离火源4~6米上风处,避免干粉被回吹失去灭火的作用。灭火器在扑灭电器火灾时,需先切断电源,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触电的情况,持喷筒的手应放在胶质喷管处,避免冻伤,另外也不要和水一起使用,会影响灭火的效果。
灭火器使用的五字要诀是:
1、看,看干粉有没有过期。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
2、提,提起灭火器。
3、拔,拔下安全销。
4、瞄,瞄准火苗根部。
5、压,压下手柄,一压到底,对准着火物质,直至火焰完全扑灭,确保无余温,危险解除。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
灭火器使用有口诀灭火器使用四字口诀:“拔、握、瞄、扫”。“拨”即拔掉插销,“握”即迅速握住瓶把及橡胶软管,“瞄”即瞄准火焰根部,“扫”即扫灭火焰部位。用手握住灭火器的提把,平稳、快速地提往火场。在距离燃烧物3-5米处,拨出插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住喷射喇叭筒,对准火源。喷射时,采取由近及远、由外至里的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处;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不要与水同时喷射,以免减弱效果;扑灭电器起火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同时持喷筒的手应握住胶质喷管处,防止被冻伤。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是比较常见的灭火消防器材,一般为家庭起火事件所常用,以下就介绍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1、将灭火器带到现场:手提扛灭火器快速奔赴起火地点,在距火源5米左右位置,放下灭火器。使用灭火器前上下翻腾几次,防止干粉结块。2、然后打开铅封,,拔掉保险销,:此时为了保证灭火器可用,未开封的灭火器处于保护状态,无法正常使用。3、左手拿住灭火器喷管,右手提压把手, 保证灭火器竖直,对准火源底部在上风口处灭火。4、灭火过程中由近及远,逐步控制住火势,右手注意持续按压保证干粉正常喷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1、灭火时应站于上风处距离火源1米以上,将灭火器直立,喷口对准火源基部进行喷射,且灭火器不可倒置使用。2、灭电器类火灾后,须切断电源再进行清理。3、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4、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5、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教你如何使用灭火器■詹警官讲消防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泡沫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使用方法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酸碱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它不能用于扑救B类物质燃烧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救C类可燃性气体或D类轻金属火灾。同时也不能用于带电物体火灾的扑救。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提环,迅速奔到着火地点。决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在距离燃烧物6米左右,即可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并摇晃几次,使两种药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环,另一只手抓住筒体下的底圈将喷出的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同时随着喷射距离的缩减,使用人应向燃烧处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