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就是pop, 流行而短暂。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
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安迪沃霍尔(Andy Worhorl)了,被称作是波普之父,我相信每个人都见过他的玛丽莲梦露,然而他当时也就用了15分钟,因而所谓波普艺术更是意指人人皆为艺术家,这即为流行性,而产生的作品也相对具有短暂性。
知名的波普艺术家包括:
1、 詹姆斯·吉尔
2、 理察·汉密尔顿
3、 凯斯·哈林
4、 大卫·霍克尼
5、 贾斯培·琼斯
6、 罗依·李奇登斯坦
7、 彼得·马克斯
8、 克拉斯·欧登伯格
9、 罗伯特·劳森伯格
10、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
11、 伟恩·第伯
12、 安迪·沃荷
13、 高野绫(タカノ绫)
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由1956年英国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wrence Allowey)所提出。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
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从意识型态和社会发展的背景来看,波普艺术在1960年代来反抗当时的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不但具有对传统学院派的反抗,也同时具有否定现代主义艺术的成分,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是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灵感。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
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理查德·汉密尔顿。
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
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最早起源于1950年代的英国,之后因为以Andy Warhol为代表的一批明星级艺术家的影响力而在美国得到巨大发展。让波普出现在了时装、AC-DC、香烟、胶纸、摇滚唱片等任何东西上。将身边的物品,如漫画、电影海报、明星、高跟鞋、任何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重复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都可成为波普艺术的创作主题。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这也是美国一种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劳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凯奇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该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创作作品的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在形式上开了“结合”艺术的先河。汉密尔顿的作品更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突然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确经常被我们忽略。安迪·沃霍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显得更彻底,他完全取消了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观念,直接用制版印刷的方法 把照片形象移到画布上。还应用了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视为大忌的“重复”,甚至于推向极端,可口可乐瓶无尽无休的排列,以及明星们的照片都成为了最好的创作主题和素材。 这十分贴切的反映出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工业正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一样东西。以直观的艺术形式代替了深奥的艺术。随着后现代艺术的推进,它同我们生活的界限也显得愈来愈近,可能我们无法意识到,但它作为我们生活和精神的组成部分已无法替代。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汉密尔顿的作品更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突然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确经常被我们忽略。1956年,就在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最火爆的时候,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用很多照片剪贴出一幅画,题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这种艺术创作手法在现代艺术中称为拼贴,此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波普艺术作品。这幅作品把50年代欧洲中产阶级的生活追求:美男美女、录音机、电视机、吸尘器、浪漫电影等等,用图片拼贴的方式放在一起。其中的美男子像健美运动员一样,手上拿了一个棒棒糖。这个巨大的棒棒糖上面的商标是POP。而恰好英文popular的简化也是POP”。 (Andy Warhol,1928-1987)波普艺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也是20世纪唯一获得普遍接受的艺术流派。在这场艺术运动中,沃霍尔一马当先,成绩斐然。他被视为波普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和最有革命性的艺术家。这位捷克籍的美国艺术家以可口可乐、速食罐头等题材的作品而闻名,之后他又将电影明星和名流要人作为创作对象。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1962年创作的《玛丽莲·梦露》。 他喜欢完全取消艺术创作的手工操作,经常直接的将美钞、罐头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贴在画布上,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安迪·沃霍尔说过一句话:Every thing is beautiful. Pop is everything.这句话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波普就是所有的事物。 劳森伯格收到作曲家凯奇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该自由第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创作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独特的艺术构思拼凑取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在形式上开创了“结合”艺术的先河。
开端:首先,波普艺术就是POP艺术,就是流行艺术的意思,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艺术特征:它走了另一条极端的道路,采用取之于商业、大众媒体和日常生活的视觉图象构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到大众生活的一切领域、易于成为社会接受的通书易懂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Manrilyns)还有罗伊·利希滕斯坦的《可-可能》(M-Maybe)意义:不知道怎么说...参考艺术特征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