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最节能的取暖方式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盏尽 分享

整个供热采暖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节能工作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热源主要采用燃煤、燃气、燃油锅炉或电锅炉,也可用地热、水源、地源热泵等。我国北方地区现在仍以集中燃煤锅炉供热为主。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北京等地正在逐步改变以燃煤为主的局面,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取代,地热、热泵技术等也正在逐步发展。锅炉房热源的节能主要是提高能源转换的效率,包括提高锅炉和换热站内换热器的效率,降低输送系统的能耗,包括风机和水泵的能耗,以及降低辅助系统包括输煤、排灰和排污系统的能耗。在建筑室内采暖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人为附加,热负荷的计算值比实际需要往往高出很多,采暖系统运行参数偏离设计参数较多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常见的人为附加如下:(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偏大。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计算得出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就应该直接作为建筑热负荷计算的基础,但由于担心施工问题影响保温效果,又在此基础上附加了20%~30%。(2)管径选取偏大。在管径选取时,不进行水力计算,只参照比摩阻选取管径,而且每段管径都是取大放小,有时还有意放大一号。(3)散热器面积偏大。在散热器面积或片数选取时,把计算负荷附加30%~50%。(4)锅炉选择偏大。设计时不进行水力计算,甚至不进行热负荷计算,而按面积指标估算,使锅炉富余量约大一倍。在企业中,大锅炉、大水泵、粗管道和大散热器的情况十分普遍,锅炉容量选用过大,使锅炉经常停炉或低负荷运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管径选取偏大,使单体内部阻力过小,不利于整个热网的水力平衡,会导致整个供热区域内冷热不均。散热面积过大会造成建筑内采暖系统竖向温度失调,高层过热,底层偏冷,达不到舒适要求,同时造成能源浪费。管径和散热面积偏大还为采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的不合理运行创造了条件,增大循环水泵的电耗,使系统运行费用增加。这些附加还掩盖了建筑围护结构施工、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采暖设计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工程投资,浪费了能源。为了改善旧的供暖系统,应对锅炉、换热器、循环水泵等设备进行全面校核,分析所有设备匹配的合理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在严寒期与初寒期最佳的允许方案,力求提高一次水水温,减少锅炉、换热器和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节约能源;对新建的供暖系统,要切实以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确定热负荷,选择设备,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在运行中则尽量提高一次水水温,避免能源浪费。锅炉改造实施方法工业锅炉技术改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兼顾节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规程和要求,而且锅炉机组是动力设备,机组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改造不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远远超出机组本身的范围和价值,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1)改造前热工测试(论断性测试)。通过测试全面了解锅炉实际状况,得到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的数据。(2)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测试数据并辅以对锅炉和辅机的现场检查及听取运行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后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锅炉效率低下或可靠性差、可用率低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部位。(3)制订改造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找到的主要问题,分析节能潜力,按照技术上可靠的原则选择现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并为确认经济上是否可行,将制订的初步方案作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省钱的冬天取暖方式是什么燃气和电暖气哪个省钱

燃气壁挂炉取暖的效果及费用,从性价比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燃气壁挂锅炉可以配接各种散热设备,实现家庭采暖、生活热水的双重享受;如配接暖气片,使用时温度平稳,价格经济,普及度高;配接地板辐射采暖,可以得到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纵观目前暖通市场,燃气壁挂炉独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其优势可见一斑!

暖气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暖气片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即开即热,另外,暖气片可以明装,不受地板影响,还可烘烤衣物,非常适合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一族。暖气片的初装成本在2-3万元之间,100平方米房子需要散热片80~90柱,每柱在120~500元不等;材料中的主管、支管以及阀门等配件加上安装费6000元左右。

火炉子一般用的是蜂窝煤球,但是现在国家禁止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取暖,当然也是原来比较省钱的方式了,现在一般是电取暖或者是天然气,也是不错的节能方式。冬天取暖的方法有很多类型,比如说空气能取暖啊,还有电取暖,以及地暖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暖气片

哪种采暖方式最节能

哪种采暖方式最节能?我觉得随着我国科学的发展,现在才采暖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目前来说,采暖方式最节能的就是太阳能采暖,这个太阳能采暖,他是最节能的

声明:关于《现在市面上最节能的取暖方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6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