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是:
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
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
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
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从发展过程上最先是文艺复兴,到巴洛克风格,再到洛可可风格,最后是现实主义。
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先后有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一是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与模仿之风,以普桑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从狭义上讲,有把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这种怀旧风格的重演作为第二倾向,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精神的古典主义。三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完美形式的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的美学原则是用古代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事件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义绘画以此精神为内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方式和庄重的的风格、气魄。
现代主义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性的因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其主要流派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风格主义、达达主义、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谱艺术、光效应、新超现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
古典主义绘画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古典主义在法国著名画家普桑的领导下达到顶峰。普桑的代表作有《阿尔卡迪亚的牧人》。
17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lassicus),有“典范”的意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学院,17世纪时确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展。在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别发达,用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美术上的代表有普桑、洛兰、乌埃、勒布伦等人。 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当然,17世纪上半个时期,并不是古典主义一个流派。
当时古典主义分为两个流派。主要有为宫廷歌功颂德的廷内古典主义,如乌埃;和歌颂自然的宫廷外古典主义,有普桑等。还有在卡拉瓦乔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密切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艺术,有被称为“时代的采访员”的J.卡洛和描绘农村题材的勒南三兄弟等,
17世纪后,国王路易十四当政后,王权日益集中巩固,宫廷古典主义日益占上风,其他艺术流派则日趋衰落。
吉拉尔东的青铜雕《路易十四骑马像》曾安置在万多姆广场,成为路易十四王朝的象征。
浅谈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2006-12-12 17:53 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飞速发展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了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行成各派挺起、大放灿烂之花的繁荣局面。
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肉感变为显扬视死如归的坚强。追求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以历史上的罗马作为借鉴,本是再自然不过的;庞贝古城的出土更激起对古典艺术崇拜的狂热;而大卫(J.l.Ddavid,1748-1825)连续展出三副歌颂古代英雄的力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被称为古典主义的大卫,并不满足于古代的理想美。大卫的一些名作有《网球馆的宣誓》、《马拉之死》、《加冕式》、《萨宾女人》。1813年拿破仑大败,大卫又完成了中断10年的旧作《利奥尼塔斯》:英勇的斯巴达王率百名战士为掩护全军撤退,在作死守山谷的准备。他们兴高采烈地告别亲人,以壮烈牺牲为无上荣光,应该说画家的隐喻是十分明显的。尽管路易十八买下了这两副大画,流亡布鲁塞尔的画家仍拒绝作任何妥协,终于在异国他乡去世。
就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领军人物大卫,我认为他最出色的一个学生就是安格尔(Ingres,1780-1867),他的艺术典雅精美。他的线条和形有如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奏出完美的和声。安格尔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防碍他的夸张。安格尔的名作《泉》、《土尔其浴室》那富有音乐感的无数圆的配合使我们体会到他的格言:“在一切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安格尔自始至终地追求这理想化的美、使用具有生命的线,留下卓绝千古的素描《斯特马蒂一家》、《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谈到新古典主义,我们不能忽略雷诺尔的学生盖兰(Guerin,1774-1833)。这不仅因为他为卢浮宫留下6幅杰作,而且因为浪漫主义名家借里柯、德拉克洛瓦、施菲、高尼埃等均出自他的门下。
自此法国进入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
给你找了著名的《马拉之死》,讲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马拉遇刺。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西方绘画界的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两者是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地方。他们在审美上是趋同的,倾向也基本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对于思想的刻画深度和形式之间的一种协调不同。古典主义的思想内涵会更加深刻,内容也是跟宗教或者是神话有关联,而新古典主义则更多注重的是形式,所以带有几分装饰的味道。
古典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风潮,将古代的艺术理想亦或者规范来表现他们所在时代的一种道德观念,一般通过比较典型的历史事件来表达对于现今社会中一些行为的思考。所以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往往具有非常深刻思想内涵。在取材方面,这种古典主义会注重选取比较经典的且具有崇高立意的时间,通过强调一种理性,并且在构图上尽量做到均衡和完整,从而能够产生一种比较静穆的美。
新古典主义看起来和古典主义没有多大区别,在绘画风格上是比较相似的。但是相对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是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容,因为新古典主义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的发展是有密切的关系的,新古典主义往往是会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是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作为创作的理念,在选材方面和古典主义比较相像,但是更加注重理性与自然相结合。
不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是为了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他们两者的诞生也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走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有了新的思想高度,从而根据时代的潮流而进行绘画创作,而这些作品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in(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
与后来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有区别。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分为两个流派。主要有为宫廷歌功颂德的廷内古典主义,如乌埃;和歌颂自然的宫廷外古典主义,有普桑。有密切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艺术,和描绘农村题材的勒南。17世纪后,国王路易十四当政后,王权日益集中巩固,宫廷古典主义日益占上风,其他艺术流派则日趋衰落。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飞速发展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了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行成各派百花齐放,灿烂的繁荣局面。庞贝古城的出土更激起对古典艺术崇拜的狂热,还有大卫(J.l.Ddavid,1748-1825)连续展出三副歌颂古代英雄的力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被称为古典主义的大卫,并不满足于古代的理想美。大卫的一些名作有《网球馆的宣誓》、《马拉之死》、《加冕式》、《萨宾女人》。1813年拿破仑大败,大卫又完成了中断10年的旧作《利奥尼塔斯》。,应该说画家的隐喻是十分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