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市场分析

更新时间:01-31 装修 由 盏尽 分享

伴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家居生活的品质,小家电市场的发展获得了有力的促进。据JungleScout发布的《2021年全球小家电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亚洲小家电的收入为1097.58亿人民币,在其中,2020年中国小家电的市场细分收益最大,做到494.91亿人民币。

那样小家电领域到底如何,壹览商业通过对44家含小家电业务的上市企业过去一年的财务报告展开分析,来揭密小家电领域真真正正的现状。

据壹览商业统计分析,2021年44家上市企业的小家电业务一共完成营收4253.95亿人民币,在其中小家电业务营收排前二位的各是美的公司和小米集团,在小家电业务层面,营收分别为1318.66亿人民币、849.80亿人民币,二者总计占有率超出44家上市企业小家电业务总体营收的50%。

44家企业的小家电业务均值运营收入增长率为15.91%,在其中年增长率最高的前5家知名品牌年增长率超出40%,分别为科沃斯、爱仕达、倍轻松、极米科技、比依股权,小家电业务的运营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52%、56.46%、44.03%、42.78%、40.43%。

在其中主营业务业务为家庭用智能机器人及高档智慧生活电器的科沃斯主要表现十分醒目,当然这也和现阶段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如出一辙。这反映出相对性于家务这种琐碎的事情,当代年轻人可能更善于把时间花在自我认同感强的事情上。

截止到7月11日,44家涉及到小家电业务的企业总市值为15597.96亿人民币,在其中市值最高的前4家知名品牌市值总计占有率总体超出72%,头部效应显著。

仅有的市值过千亿元的4家涉及到小家电业务的上市企业分别为美的公司、小米集团、海尔智家、格力集团,市值分别为4121.58亿人民币、2732.04亿人民币、2487.42亿人民币、1914.11亿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家电业务只占了美的公司全年度营收的15.78%,小米集团全年度营收的25.90%,海尔智家全年度营收的20.97%,格力集团的2.60%。针对市值超出千亿元的4家企业来说,小家电业务占有率均不上整体业务的30%。显而易见,从目前的情况看,单小家电业务还扛不了一个千亿元市值的公司。

为什么近年来智能家电发展的这么快

1、智能家电占据智能家居最大比重

智能家电是智能家居设备的一个重要细分产品,根据IDC的2020年度第三、四季度智能家居市场报告数据测算,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家电市场出货量在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中的占比约35%以上,是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占比最大的细分产品。

注:占比根据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计算。

2、智能大家电市场发展较为成熟

­——彩电及空调智能化产品需求旺盛

从整体市场需求情况来看,根据奥维云网(AVC)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设备市场零售量整体呈现增长,其中,智能电视的零售额最大为3306万台;智能空调的零售量紧跟其后为3303万台;热水器、厨电和厨小电的零售量增长较快;而智能洗衣机和智能净化器的零售量同比下降。

­——彩电和空调智能化渗透率均超60%

从智能家电普及程度来看,得益于联网设备从PC、平板等智能计算设备向传统家电拓展,我国各类型家电智能化渗透率逐年提高。根据奥维云网《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智能电视零售量渗透率首次超过智能空调,2020年空调智能化渗透率达64.3%,仅次于彩电。

注:智能化渗透率为智能家电在该家电品类中的零售量占比。

——传统家电厂商深受用户信赖

从智能家电设备供应格局情况来看,中国传统家电厂商在智能家电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无论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美的、格力、海尔三家企业均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线上市场中,前五大品牌依次为美的、格力、海尔、奥克斯和海信,分别占据36.7%、27.4%、11.7%、11.6%和2.8%的市场份额;线下渠道格力为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占比达36.6%,美的以35.3%的市场占比紧随其后。

3、智能小家电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IDC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电设备出货量增长率预计在33%左右,2020-2025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2%左右,而2021年中国智能电视销售额的增长率将放缓至4.1%,中国智能家电设备未来出货量的增长主要是基于智能小家电领域的市场需求增加。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家电行业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为了促进中国家电市场更好的发展,“中国家电市场研究小组”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和中国家电网双方共同发起下应运而生,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为小组业务支持单位,该小组的成立旨在整合双方在家电行业零售市场数据监测、市场调研、网络媒体、家电企业和零售渠道方面的强大资源优势,加强对家电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企业、品牌、零售渠道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中国家电市场的高端发展,由“家电制造”到“家电创造”的华丽蜕变。家用电器商家是越来越多,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在未知的市场中,还有待发掘。在店铺、个体户、厂家的热烈销售中,也是很萧条的。虽然人们消费很高,追求生活的质量在提高,但是成本也是很高的,挖掘新的市场是迫不及待的。我们需去发掘新的市场,来刺激销售,逐渐扩大我们的市场。走网络化、和家电下乡也是一个不错的新市场方向,列如开发家用电器一样的软件来教大家使用、或是下乡去指导他们使用,是一个新市场方向。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2-0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根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14.13%,作为耐用品的家电,其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但随着家电下乡、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市场规模有望与2019年持平。

我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目前,中国整个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但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家电产品的生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因此就算进入成熟期,但是要进入衰退期甚至产品消失,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目前的成熟期主要在于一般市场几乎饱和,各大家电之间将会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相互竞争。从具体产品来看,大部分大家电产品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均已进入成熟期,而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产品因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

2020年上半年各类家电产量均下降

2020年1-6月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3260.2万台,同比下降7.2%;家用电冰箱产量3759.3万台,同比下降6.9%;彩电产量为8312万台,同比减少2.5%;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0414.9万台,同比下降16.4%。

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受疫情冲击明显,但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发展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及生效,家电厂家和商家积极调整措施到位,市场销售明显好转。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1204亿元,同比下降35.8%,第二季度零售总额为2486亿元,是第一季度的两倍多,同比2019年微增2.64%。分月度来看,家电行业在2月份经历零售额最低点后,开始呈现逐月增长的态势,并且在6月份达到最高,6月单月的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

家电市场零售额逐月上扬

家电代表企业营收均出现下滑

中国三家家电行业代表企业——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均遭遇下滑。从营收规模来看,美的集团领先于海尔智家,而海尔智家领先于格力电器;在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上,海尔智家下降幅度较小,同比2019年下滑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格力电器,其较2019年同期下滑了28.21%,而在2020年第一季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203.96亿元,同比下降49.7%,营业收入仅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小家电子板块营收恢复正增长

2020年第二季度,小家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已经恢复同比正增长,增速达到了15.29%,小家电受益于消费流量向线上集中,且部分小家电企业线上收入占比较高,收入表现处于各子板块领先位置;上游及厨电板块相对落后。全年来看,预计线上消费流量将主导家电消费市场,具备线上优势企业,收入表现将持续领先,同时考虑到地产后周期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厨电子板块收入规模筑底回升预期有所增强。

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提升、社保水平提高等因素,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十四五”时期,国内家电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农村市场的全面普及,智能家电正不断地成为家电消费的主要选择,可以预计,智能家电行业将实现快速的发展。另外,未来家电的需求主要靠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因此高端化是家电市场的整体大势。家电企业需要把握用户的需求变化,用技术进步催生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家电产品,通过保障产品的品质和体验赢取用户粘性。

大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电商发展模式与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态势,产品销售量增速放缓,但家电消费升级态势良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升成为最大亮点。

纵观近几年家电产品生产情况,2014年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处在历史高水平。2014年,大家电中冰箱与洗衣机产量零增长或小幅下降;微波炉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此外,厨卫及小家电市场增长稳健,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更呈旺销态势。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4年,净水设备零售量达706万台,同比增长56.4%;零售额达160亿元,同比增长68.9%。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2014年销量为760万台,同比增长95.4%;零售额为151亿元,同比增长94.8%。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家电行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随着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家电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8%左右,实现“十二五”规划的1.5万亿元发展目标。

2015年,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会困扰家电行业运行。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新常态下的家电行业回归内生增长轨道,牢牢把握消费升级机遇,稳步向前的主基调并不会改变。

行业进入调整期

日前发布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家电行业景气度稳中略降,四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96.3点,较上季度略降0.1点;家电产业预警指数降至代表行业运行正常的“绿灯区”与代表运行偏冷的“浅蓝灯区”的临界线。根据模型预测,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值分别为 96.2和96.4,受制于下行压力,难有大幅回升。

从行业运行情况看,2014年家电内销市场低迷,大部分家电产品销量增长缓慢,大家电行业深陷负增长困境;行业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空调器的工业和商业库存合计约2500万台,高出正常年景800万台,家电产成品资金占用升至历史高点。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力图以价换量维持高增长。

“价格战不是家电行业的出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明确表示,在经历前些年刺激政策带动的产销高增长之后,家电行业进入了市场调整期。今后一段时间,产能过剩、消费透支、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家电行业需求总量预计没有变化,可能会零增长甚至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不论是降价促销或者是以旧换新,都将只是在继续透支未来市场。家电行业的主攻方向须放到加快转型升级上,努力在低增速情况下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家电行业调整有其必然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这也为家电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首先,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家电行业作为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运行还是以平稳为主。随着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作用日益突出,家电行业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其次,前期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加剧了市场和行业波动,家电行业在尽享政策红利之后也应以平常心面对当前的调整。而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意味着今后扰动市场的人为因素会减少,家电行业发展将步入内生增长轨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常态。第三,家电消费由普及期转入升级期,家电行业供给必须与时俱进,由注重量的增长转为质的提升。从竞争方式看,规模扩张与价格手段逐渐失灵,创新变革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企业须从提供创新型、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中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源泉。

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家电协会掌握的情况也表明,尽管市场处于平淡期,但消费升级势头良好。在中高端大家电销售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母婴系列产品、老年银色系列产品、厨房系列产品也显示出升级趋势。免滤豆浆机、馒头机、面条机、原汁机、智能电水壶等一大批系列化创新产品继续丰富市场,空气净化、净水器等环境类电器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面对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广大家电企业在坚持提高产品质量和精细化水平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削减低盈利产品生产,加大“两高”产品推广,效益状况继续改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四季度家电行业销售利润率为5.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创近10年以来新高。

展望2016年家电市场,家电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国内外市场动力不足问题仍将延续,多种产品高库存的局面将对家电行业产能正常释放构成不利影响,但是消费升级的大潮势不可挡,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层次推动着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家电行业只要认准转型升级的前进方向,把握发展机遇,就有希望战胜困难、站在新的高点上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电器的市场分析

1、智能绿色电器产品将系列化、规模化,随着国际市场环境标准日趋严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效标准,通过价格改革、税收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强制推动节能产品的普及,节能环保小家电成为大势所趋。生产者不但要在产品原材料上做到环保节能,而且要从技术和工艺上开发研制,从而优化从制造、产品到服务的绿色电器产业链,使其系列化、规模化。2、电器企业营造高端形象价格的透明化和利润的趋小化在中低端小家电产品上表现日益明显,更多的电器企业将会以中低端求量,用高端谋利。如何把利进一步量化,是许多企业追求的境界。同时,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成就了高端电器产品的发展。价格将不再是首要条件,取而代之的是品牌、技术等因素。企业将不断调整产品定位,将更多人性化,科技含量高的电器产品投入市场,营造高端形象。3、品牌集中度断提升国内小家电行业处于集中度不高,品牌多而杂的状态。全国电器生产企业大约有5000多家,大多属于小投入、小规模生产,因此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就为大型家电企业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成长空间。大型家电企业可利用自身品牌和技术的优势,迅速占领电器市场。因此,“优胜劣汰”的铁律必会在电器企业中间做出抉择,电器行业必将重新洗牌,许多企业将被边缘化,品牌集中度会不断提高。4、电器企业将转战三、四级市场家器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城市一、二级市场,三、四级市场潜在需求还没充分挖掘。一、二级市场竞争激烈,必然伴随着运营成本的提高,缩小了利润空间。而在稳定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日渐形成,三、四级市场会日渐启动。电器企业必将加速转战三、四级市场的步伐。产品的系列化、渠道的多样化、人员的素质化、营销的战略化是企业全面攻占新市场必不可少的战略武器。电器企业必须不断地增强多元化的综合竞争力。

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个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

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如下:

从线上渠道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线上市场渠道中,京东、苏宁易购的销售份额占比最大,分别为37.3%和30.6%,合计占比接近70%;其次是天猫,占比达22.9%。

在线下市场渠道竞争中,苏宁易购和国美电器的销售份额占比较大,分别为17.9%和8.5%,合计占比约25%。

由此可见,我国家电行业在线上市场销售渠道的集中度较高,而线下渠道的竞争更为激烈。

家电产业发展格局现状

专业连锁店仍是终端销售的主力,目前我国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的实体店销售主要有大型百货商场、专业连锁店、大型超市、家电城、生产企业自身设立的品牌专卖店等。 相对于其他几种销售方式,由于专业连锁店具有明确的产品和细分市场定位,重视品牌经营。

所以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品牌选择和更专业的服务,同时还能通过统购分销降低成本;因此,专业连锁店既有大商场种类齐全、经营面积大的特点,又具备家电城价格低廉的优势,而且还有专业的服务网络和管理系统作支持,符合消费者和家电销售市场的要求。

相对于网络电商,其在购物环境、产品体验与维修等方面也更具优势。因此,目前虽然面临网络电商的冲击,但专业连锁企业仍然在终端销售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家电智能化产业的前景是什么家电智能化有衡量标准吗

智能家电是将微处理器、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自动控制和接收住宅内用户或远程控制指令;同时,作为智能家电的一部分,智能家电可以与其他家电产品和住宅内的家居、设施连接,形成一个系统,实现智能家电的功能。

不同于传统家电的智能家电,在于智能家电的人格化实现,产品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芯片捕捉和处理信息,除了根据住宅空间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设置和控制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此外,当智能家电连接到互联网时,它还具有社交网络的属性。我国智能家电市场的消费理念还不成熟,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的进一步落实,消费者将对智能家居有更深刻的认识。一旦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智能家电市场将迅速扩大。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和云环境逐年成熟。同一品牌的智能家电产品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相互操作。例如,美的智能家电的智能厨房系统已经具备了个性化健康管理、设备互联、人机交互、厨房语音助手等行业领先的智能技术。从发展阶段来看,行业重新洗牌,市场寡头出现,行业标准逐步统一。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力分析

全球家电销售额起底回升,亚太地区市场份额较大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Statista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电(包括九类:洗衣机、滚筒式烘干机、洗碗碟机、冰箱、冰柜、炊具/烤炉、炉灶、抽油烟机、微波炉)的销售规模达到1830亿欧元(按照欧元兑美元比例为1.11),约合2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家用电器行业分为两个部门,大型家用电器和小型家用电器,根据GfK Temax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大型家电销售额为1770亿欧元,占比为67%,小型家电销售额为860亿欧元,占比为33%。

2019年上半年,全球大型家电市场增长2.7%,预测2019年全年大型家电销售额约为1820亿欧元,同比增长2%,其中巴西(增长13%)、印度(增长10%);2019年上半年,小家电市场同比增长9.3%,预测全年市场增长9.4%,销售额将达到941亿欧元左右。

Euromonitor数据显示,全球大家电市场以亚太、北美、西欧等地区为主,2018年,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大家电市场,占比为36.8%,其次为北美市场,占比为26.3%。

中国家电航行业竞争优势明显,贸易顺差持续增大

根据海关的统计,2018年我国家电行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519.7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20.03亿美元,出口额为499.97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479.94亿美元,创近年来新高。

2019年1-11月,我国家电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465.95亿美元,进口额为19.91亿美元,出口额为446.04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426.13亿美元。

中国家电产品整体规模增加,小家电迎来新机遇

中国家电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过去十年中国家电产业高速增长,将2018年家电市场规模推高至8104亿元,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家电行业(彩电、冰箱、冰柜、洗衣机、厨卫家电、部分小家电)整体国内市场零售额规模587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7%。受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家电行业大盘下滑、多品类集体失速,为近年来少见。2019年家电行业面临内需不足、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行业业绩增长处于低谷期。

从我国四大家电的产量看,2012-2018年,我国的四大家用电器产量变动情况不一。2018年,我国四大电器中,空调产量为20485.97万台,冰箱产量为7993.23万台,彩电产量为18834.82万台,洗衣机产量为7268.04万台。除冰箱产量较上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截至2019年11月,我国空调产量为19956.1万台,冰箱产量为7657.4万台,彩电产量为17570.1万台,洗衣机产量为6710万台。

从代表性家电的销售情况看,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集成灶、吸尘器和破壁机几大家用电器2018年销售额总计为5556亿元,占当年家用电器总销售额的68.56%。其中彩电和空调销售额占比居前列,相比于彩电2018年销售额的下滑,空调销售额有明显的增加,达到1980亿元,占家电销售总额的24.43%。

从代表性产品的销售情况看,2018年,电冰箱、、彩电和空调三大家电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8005万台、4174万台和9258.7万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转变,空调已经成为目前家电的代表性产品。而其余家电产品以电饭煲的销量最多,为9837.4万台,微波炉销量为6816.8万台,而电水壶2018年1-11月共计销量为5889万台。破壁料理机、豆浆机和榨汁机的销量分别为2836万台,691万台和369万台。小家电产品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AVC和CMM的相关统计数据。

头部企业集聚效应加剧,美的营收稳居首位

从家电板块主流上市公司2019年中报统计数据看,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分别以1537.70亿元、989.80亿元、972.97亿元荣登家电行业营收前三位,TOP3家电上市公司营收共计3500.47亿元,占TOP60家电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40%以上。同时,三家企业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美的集团营收同比增长7.82%;海尔智家营收同比增长9.38%;格力电器营收同比增长6.95%,三巨头平均增速为8.05%,略高于TOP60家电上市企业平均增速5.03%,头部家电企业的营收能力依然强劲,且以白色家电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声明:关于《家电行业市场分析》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8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