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的做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现浇混凝土做成。
但是除了这种做法之外,散水还存在其他的做法,如下:
1、凝土散水(C8):混凝土厚 60—80mm,基层 为素土夯实。
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
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1:3 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
4、三合土散水:比列推荐1:3: 6 ;然而石灰、砂、碎石的厚度应该选择厚 80-100mm,需要拍打锤平。
5、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一致, 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20mm。
6、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扩展资料
对于干旱地区来讲,每年的降雨量很少,且不会出现非常强的暴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置散水沟;但是对于降雨量较多的地区,则应当设置散水沟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
实际上对于高层建筑来讲,雨水在打到建筑侧面时会向下产生径流,所以建筑侧面也会产生很大的雨水量,在进行雨水量计算时也需要考虑侧墙面积的1/2的雨水量。而建筑侧面的雨水是没有办法进行收集的。
但是现在的住宅小区往往为了美观会将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置于道路两边的绿化当中。由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情况,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布置往往并不均匀,且不可能围着建筑设置一圈的雨水口或雨水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水
散水是为了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称为散水,这是保护房屋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散水的地位还是不容忽视滴,散水的做法和规范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1.散水的作用 (1)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 (2)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一般为600mm~1000mm。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 另外,在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是将雨水导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设施。一般在年降雨量为900mm以上的地区采用明沟排除建筑物周边的雨水。明沟宽一般为200mm左右,材料为混凝土、砖等。 建筑中,为防止房屋沉降后,散水或明沟与勒脚结合处出现裂缝,在此部位应设缝,用弹性材料进行柔性连接。 室外散水、明沟和台阶与墙面接触部位应留变形缝。散水纵和每6m左右范围内亦应留变形缝,缝宽为10~20mm(缝深为基层和面层混凝土厚度之和),并均用沥青或油膏嵌缝。散水外边缘应顺直,楞角整齐,散水面应有向外的坡度。 2、散水做法: (1) 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一致, 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20mm。 (2)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 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砼散水应在外墙饰面工程完成后再施工。首先必须确保基土回填土和灰土垫层的夯填质量,杜绝不均匀下沉现象发生。模板的支设要拉通线、抄平,要做到通顺平直,坡向正确(向外坡4%)。严禁用砖砌代替模板,散水与建筑物外墙分离,缝宽20mm,不准用油毡隔缝。纵向6m左右分格,缝宽20mm,施工时应分块筑打,震实压光,随打随抹一次成活。要求散水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缝、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缝内填塞1:2沥青砂浆(宜掺适量滑石粉)要勾抹烫压平整,或在其表面再用油膏嵌缝,则观感效果更好,不允许用热沥青灌缝。并注意纵向分格缝要避开落水管出口处,以免雨水从缝内浸入基础。
散水是指在建筑物外墙墙角周围铺设的用以保护外墙墙基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做法是在外墙四周的素土夯实后铺上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做成不小于3%的排水坡,宽度一般为0.6~1.0m;散水与外墙交界处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将散水拉裂。设置散水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外墙勒脚附近的地面积水能够迅速排走,并且能防止屋檐的滴水冲刷外墙四周地面的土壤,减少墙身与基础受水浸泡的可能,保护墙身和基础,可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1、散水做法:首层室外散水的实际范围及位置见首层平面图,实际做法有这些图所示:散水大样图2、施工工艺流程散水内场地平整注混凝土回填土并夯实混凝土养护模板支设搅拌混凝土浇3、首层室外散水出外墙外表面的宽度为1200mm,散水平面至少压外墙石材3-5mm,散水内侧比室内高程低2cm,散水向外找坡坡度约为2%。4、砼散水转角及沿散水长度方向每6m均留设20×20mm(宽×深)的伸缩缝,转角处伸缩缝与外墙面(包括阳台外阳角)成45度角,其它部位伸缩缝与外墙面垂直,伸缩缝位置防止设在明装雨水管部位。5、散水施工前,回填素土及3:7灰土应该仔细夯实,回填时,至少夯实达到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纵横交叉,分层夯打,不留间隙,在墙边、边角、阴阳转角、管边等无法用打夯机夯实的部位人工用木夯夯实。6、模板支设时,依照散水的厚度裁切好模板的尺寸,模板高度超出散水厚度50mm,模板侧面采用Φ20钢筋@600进行加固,钢筋深入夯实土内不小于30mm。7、散水C20砼用机械搅拌均匀密实,搅拌时间不少于150s。地面混凝土表面收完后应该用木抹子搓压表面,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两至三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用铁抹子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铁抹子三次压光。8、养护:浇筑完毕约12~14小时后,砼达到终凝后视天气情况铺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50厚阻燃纤维被进行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同时,由专人负责成品保护,严禁上人踩压,养护时间不少于7d,当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方可正常使用。二、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砼所用材料符合施工规范要求;1.2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散水严禁下沉。2、通常项目:2.1面层表面洁净、密实、无裂缝、蜂窝、麻面、脱皮、起砂等缺陷;2.2面层表面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度为4%),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2.3缝宽窄、深浅均匀一致,缝内填嵌均匀饱满。三、成品保护1、外墙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关注不能污染已经施工完毕的外墙砖(石材)。2、散水浇注完毕在养护期间禁止行人及施工机械在上面行走。四、安全环保措施1、工人进行施工时应该佩戴安全帽。2、工人在进行散水施工时,随时关注上部外墙的施工情况,并派专人进行看管。3、施工应该做到活完场清。4、各种材料应该妥善保
散水施工工艺
(1) 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一致, 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20mm。
(2) 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 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砼散水应在外墙饰面工程完成后再施工。首先必须确保基土回填土和灰土垫层的夯填质量,杜绝不均匀下沉现象发生。模板的支设要拉通线、抄平,要做到通顺平直,坡向正确(向外坡4%)。严禁用砖砌代替模板,散水与建筑物外墙分离,缝宽20mm,不准用油毡隔缝。
纵向6m左右分格,缝宽20mm,施工时应分块筑打,震实压光,随打随抹一次成活。要求散水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缝、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缝内填塞1:2沥青砂浆(宜掺适量滑石粉)要勾抹烫压平整,或在其表面再用油膏嵌缝,则观感效果更好,不允许用热沥青灌缝。并注意纵向分格缝要避开落水管出口处,以免雨水从缝内浸入基础。
塞缝工作要认真,不得污染外饰面墙裙。分格条要及时取出,不得残留少许木分格条不填缝。散水分格缝也可采用予制沥青砂浆锯末板隔缝,但要统一规格,精心制作,散水砼完工后,上表面再用油膏嵌缝。此外要严禁在已完成的砼散水有面上拌和砂浆,影响观感质量。
散水、台阶必须做到内高外低,按规范要求找坡确保不积水,散水与墙面处、沉降缝处、伸缩缝及沿散水纵长度每4m均留出变形缝,断缝宽度一律为20mm宽,缝深为基层和面层混凝土之和,用沥青砂浆勾平缝,为保证散水外观质量,散水下的回填土密实度要达到规范要求,散水外观线条要顺直,楞角整齐,分色清晰,填缝深浅一致。
扩展资料
首先,散水要在外墙的饰面工程完成之后再施工。其次,模板的支设要拉通线,然后再进行抄平,要做到通顺且平直,坡向要保持正确。不能用砖砌来代替模板,散水和建筑物的外墙要进行分离,缝宽20mm左右就可以了,不可以用油毡进行隔缝。
纵向保持在6m左右进行分格,缝宽20mm左右,在施工的时要进行分块筑打,震实压光。同时,要求散水的表面密实光洁,没有出现裂缝和起砂等等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水
在建筑装修领域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专有名词,比如今天为大家举例所说的散水,其实它是在房屋等等建筑物的外墙墙角周围用砖石或者混凝土铺成的斜坡。顾名思义散水的作用就是保护墙基,避免雨水侵蚀。这使得它们经过长久的使用依然具有不错的可靠性。由此可见散水的重要性。那么这类散水操作方案的制定应该从何入手呢?施工过程中还有什么注意事项或者常见的问题?为了了解这些专业信息,小编在下文为大家进行了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深入了解。
一、散水是什么
散水是什么?我想很多小伙伴都想要知道,散水其实就算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一般我们是用来排水,从而保证墙基不受到雨水侵蚀而建造的,散水的宽度可以根据土壤、气候,或者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排水的形式所建造的,一般为600mm~1000mm。如果我们的屋面,采用的是那种无组织的排水形式,那么散水的宽度就要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这是为了保证排下来的水能够通畅的流走,一般散水的坡在3-5%,散水与我们外檐的高度建议在30mm~50mm。常用的材质是混泥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
另外,在如果是降雨量比较大的地区,那么就需要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了,明沟是将雨水导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设施。一般如果年降雨量达到了900mm以上的地区,那么我们就需要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了,明沟宽度大概是200mm左右材料还是混泥土和砖石。
二、散水做法
散水有如下几种做法
1、凝土散水(C8):混凝土厚60—80mm,基层为素土夯实。
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
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1:3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
4、三合土散水:1:3:6,石灰:砂:碎石,厚80-100mm~拍打锤平。
三、施工注意及问题说明
1、混凝土不密实:主要是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造成。
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水平标高线桩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拽平。
3、侧边与大面颜色不一致:主要是由于拆模过晚,后抹的侧边与先抹的大面颜色不一,需掌握好拆模时间。
4、分格缝填塞不直、污染:填塞沥青砂浆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为防止污染可将分格缝两边覆盖分格缝内沥青砂浆一定要勾抹烫压平整。
5、表面不规则裂缝:一是由于不是原浆压光,表面浆皮风裂所致;二是由于3:7灰土垫层施工不认真,或肥槽回填时未夯实所致,故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施工隐、预检工作。
散水是一种防水工程中常见的设计,它是指在房屋等等建筑外墙的墙角周围用砖石或者混凝土铺成的斜坡。尤其是在潮湿的容易下雨的南方,可能雨水会侵蚀建筑物,而导致它的抗压能力和使用寿命受损,而通过散水这种设计,就能够防止因为雨水渗入导致地基下沉。因此它算是比较实用和必备的一种设计。上文小编就为大家举例了关于散水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它的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说明。相信借助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利用散水达到不错的防水效果。
3种。1、凝土散水。西南地区由于其特殊气候混凝土厚60-80mm,基层为素土夯实。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这种方式由于西南地区的潮湿特性经常使用。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1::3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以上就是西南地区散水的三种做法。
1、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要一致,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为20mm; 2、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3、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4、散水、台阶要内高外低。
在建筑物上面做散水其实目的就是保护墙壁,不让墙壁受到雨散水长期的侵蚀。一般来说散水的做法如下,需要说明一下散水的施工顺序必须要在外墙的所有工程完结之后才能进行施工。第1步就是留缝,散水和外墙面之间需要留一条缝隙,而且所有的缝隙都必须保持宽度一致,然后再使用沥青或者是封闭胶灌注在缝隙里面。然后是如果存在拐弯的地方在拐弯位置必须要留下一条缝隙,这是伸缩缝,也同样使用封闭胶或者是沥青进行填充。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保持散水的伸缩性,因为随着雨散水的侵蚀,散水的位置会有所变化,而伸缩缝就是预留给这些变化的空间,使得其能保持散水排散水的效果,不影响地基。完成留缝之后,就要构造坡度,因为散水的原理就是利用有坡度的斜面去将屋里面的雨散水排向周边。所以坡度的设计也将直接影响雨散水排放的效果,散水的坡度要求要平而且要直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砖块进行代替。
最终出来效果要求散水的表面必须要整洁,没有出现裂缝,起砂这些现象。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散水的坡度平面不积水。做散水的过程必须要严格的监督,因为如果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散水的功能,时间久了地基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而散水在施工的时候也有其安装的规范,第一间隙要求,室外的台阶和散水这些都应该和房屋的主体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要断开,不能直接连接起来。第二尺寸,散水的分段不应该超过1.5米,而坡度方面则不应该小于3%。第三填充材料,缝隙里面填充的材料必须要使用不受温度影响而膨胀的材料。
散水坡道专题,为您提供散水坡道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散水坡道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散水坡道相关内容请访问土木在线论坛!1、什么是散水?所谓散水,为了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称为散水,这是保护房屋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 2、散水的宽度散水的宽度应比房檐挑出的宽度大100~200mm,并要做出约5‰的坡度,散水外侧应比室外地面高出50mm,散水坡度一般为2%~5%;分格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吸水发胀引起开裂;缝内用沥青砂浆填充。散水的构造包括宽度为600~1000mm;坡度为4%~5%;材料为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或混凝土。端部稍高于自然土壤面层;根部设分隔缝,内填弹性防水材料。 3、散水的做法散水通常用现浇混凝土做成,每隔12m左右留20mm宽的缝一道,灌以沥青玛蹄脂。简易的散水做法,也可用卵石或砖铺砌。明沟最好用混凝土做成。简易明沟也可用砖砌成,外面抹水泥砂浆。明沟的沟底应做纵向坡度,以便排水。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宜沿墙设置明沟,若必须设明沟,必须确保不积水并排水通畅。。 散水有如下几种做法;(1)混凝土散水(C8):混凝土厚60—80mm,基层为素土夯实。(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1:3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4)三合土散水:1:3:6石灰:砂:碎石,厚80-100mm~拍打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