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上元教育。
账簿(Book of accounts) :由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来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用以全面、系统、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为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也为保存会计资料的重要工具。
复式记账法: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资产: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
会计凭证: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财产清查: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账面核对以及对各项往来款项进行查询、核对,以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1、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指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
原始:
①最初的、开始的、第一手的:原始记录|原始材料|原始情形。
②古老的、未开发的:原始人|原始社会|原始森林|原始时代|原始宗教。
③推究本始:原始要终。
扩展资料:
资产管理业务: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
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有3种:
1.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服务。
2.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3.为客户特定目的办理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资产管理
百度百科-账簿
百度百科-复式记账
百度百科-资产
百度百科-权责发生制
百度百科-会计凭证
百度百科-财产清查
百度百科-会计
百度百科-会计报表
百度百科-原始
名词解释,复式记帐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英文为Double Entry Bookkeeping,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也叫复式记账凭证。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这也是这一记账法被称为“复式“的由来);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在我国,复式记账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拓展资料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1.会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以会计主体继续存在并执行其预定的经营活动为前提。除非有充分的相反证明,否则,都将认为每一个会计主体能无限期地连续经营下去。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应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这一信息系统的发挥作用的前提。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4、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1、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12、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3、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4、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分别开设的,用来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
1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16、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纪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7、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使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8、对账:就是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账簿的核对。
1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20、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1、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2、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3、会计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4、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25、权责发生制:也叫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会计里的“复式记账”解释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也叫复式记账凭证。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这也是这一记账法被称为“复式”的由来);
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
在我国,复式记账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4.损益表又称利润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5.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6.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7.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8.资产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9.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对称。记载商主体营业交易和财产出入事项的会计记录文书。为商业帐簿的一种。10.红字冲销法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1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深圳齐创辉财务代理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12.产品成本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在一部分产品生产完毕成为产成品后,还有一些产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产品,这样就需要在一定时点(一般为月末),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后,产成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即为“产品成本”,而在产品所分担的部分,继续留在生产成本中,待其完工后比照上述办法处理。13.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14.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称为会计科目。15.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16.会计事项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事项,称为会计事项。17.持续经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清算。18.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19.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2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2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2.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23.配比原则是指某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合,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24.总分类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会计科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如“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也叫总账科目,一级科目.25.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26.负债参见第3题27.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28.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则。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29.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项目。30.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又称“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取得各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支出。http://bk.baidu.com/view/1047544.htm
1.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4.损益表又称利润表, 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5.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6.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7.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8.资产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9.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对称。记载商主体营业交易和财产出入事项的会计记录文书。为商业帐簿的一种。10.红字冲销法 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1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深圳齐创辉财务代理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12.产品成本 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在一部分产品生产完毕成为产成品后,还有一些产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产品,这样就需要在一定时点(一般为月末),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后,产成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即为“产品成本”,而在产品所分担的部分,继续留在生产成本中,待其完工后比照上述办法处理。 13.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14.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称为会计科目。15.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16.会计事项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事项,称为会计事项。 17.持续经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清算。18.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19.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2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2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2.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23.配比原则是指某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合,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 24.总分类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会计科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如“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也叫总账科目,一级科目.25.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 股本 或 实收资本 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26.负债参见第3题27.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28.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则。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29.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项目。30.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又称“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取得各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支出。 http://bk.baidu.com/view/1047544.htm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营活动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应计制下,凡属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收到现款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现款已经收到并且已经入账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付了现款并且已登记入账也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记账和核算的基础,更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二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会计等式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