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两种情况,最好是先请一个律师吧,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很多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都不太明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许多郊区已经被纳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由于城市郊区征地拆迁,部分拆迁户可以按政策补偿多套房屋。为了变现,拆迁户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拆迁安置房是很常见的。
但由于拆迁安置房的特殊情况,正式办理产权证需要很多年。所以很多买家在购买了二手房拆迁安置房后,都经历了几年后由于房价上涨导致的卖家的自责,给购买这些拆迁安置房的买家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以下是一起相关的案例
最近成都的王女士很郁闷。她买了一套住了几年的房子,要求过户,被前房主要求补差价,否则她要求他们搬出去。五年前,她在成华区的一个拆迁安置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后搬进来。最近她要求前房主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被售房人挡了回去,售房人要求加价或毁约,否则拒绝协助办理产权证。
王女士说,被拆除的住宅区是四年前统一搬迁的。由于其丈夫和原房主是同事和朋友,2011年,王女士和李先生与原房主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并同意李先生和他的妻子将他们搬迁的房子卖给他们。
从2016年6月至今,一直住在该房屋的王女士一直催促李先生尽快办理产权证,过户到王女士名下,但李先生一直说没有办理产权证。2016年11月,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王女士委托律师将业主李先生及其妻子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原被告购房合同合法有效,并责令被告配合原告在7日内办理该房屋的产权过户,并承担诉讼费用。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6口人住在50平米的安置房内会感觉特别拥挤。几乎人人都想要坐上宽敞舒适的大房子,不过有些家庭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只能几口人挤在不大的房间里,这种体验绝对不会很好。因为人口较多,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最直观的地方就是卫生间和卧室的分配使用。
一、卫生间
50平米的安置房通常只有一个卫生间,而且卫生间的面积不会很大,很难做到干湿分离。早上刚起床可能就需要面临一场抢厕所大战,夫妻俩起床上班,孩子起床上学,老人起床准备早餐,似乎所有人的起床时间都集中在一起了。如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正在解决问题,而另外一位家庭成员无法到卫生间洗漱,耽误了很多时间。
二、卧室
50平米的房子一般只会设有两个卧室,而6口人最起码需要三个卧室。老人需要安静休息不可能和孩子一起居住,夫妻俩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孩子们需要学习玩闹,怎么分配卧室成了一个大问题。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某一个房间做隔断分成两个卧室,不过这样卧室的面积整体减小,居住起来非常拥挤,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让人感觉到压抑,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三、混乱
6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肯定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也必须要捂得严严实实。6口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几乎整个餐厅都会被挤得满满当当。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房屋凌乱,各种各样日用品随意摆放,收纳空间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在装修时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尽量增加收纳空间,减少家具饰品的摆放,利用装修风格增加视觉效果。
您的意思是购买拆迁安置房是否能够获得完整的房屋产权?这个问题首先从土地性质说起,我国土地性质有两种,一种是国有土地,一种是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一般来说就是城市里的用地,而集体土地一般指的就是农村里的用地。根据我过现行的法律,国有土地可以转让使用权,而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是不能转让的。但是最新法律的动向是集体土地要有步骤的进行流转,暂且不议。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出让,另一种方式是划拨。出让是一种有偿的土地转让形式,为现在土地转让的主要方式,例如开发商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换取一块土地使用权然后在对该土地进行开发。而划拨是一种为了公共利益,国防等事项而进行的一种无偿的土地转让,现在的这种状况则比较少见。那么结论出来了,如果是出让获得的土地在满足其他条件下是可以获得房屋的产权证明的,如果是划拨和集体这两种情况下的土地则不会取得房屋的产权证明。至于一块出让土地上的建筑物能否取得产权证明还需要其他一些证件。在此将不赘述。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如果您购买了我之前说的这种不能获得产权证明的拆迁安置房,虽然不能获得《物权法》上的保护,但是只要您跟出售方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可以获得《合同法》上的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你购买了房子后,对方不交付房子给你,或者又把房子出售给别人,你可以依据合同起诉他,获得相应的违约赔偿。不过在实践中,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还有什么法律细节想了解,可以私信我
九十年代的农转非,你们经历过了吗?有没有后悔过,为什么?
纠正一下,上世纪1992年的“农转非”,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农业户口指标性合法转为“城镇户口””,而是所在地政府公安局“户籍科”,需要本人出资5000元购买“城镇居民户口”。
1992年我在国有企业上班,亲历这个过程。
本单位有3位女性“临时工”就是花了5000元,才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92年我市(宣州市,现在的宣州区)就从省公安厅批准5000个“农转非”指标,每人5000元,财政增加25、000、000元,此项税收政府花2千万修建了“城市防洪墙”,为北门底洼区解决了水患问题,而且全市职工每人强制捐款30元(集资修防洪墙)。
一位阮姓女,那年23岁,就是农业户口在城里谈了个男朋友,男方父母就是反对不同意,原因就是农村农业户口,结婚后生的孩子随母亲,怕影响子孙后代的就业问题;后来花5000元农转非后,她下半年就待业转为“合同制工人”,第二年就结婚了,而且去年年满50岁,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生活。
一个张女士,也是92年花5000元农转非,由于她的户口在城乡集合部,农转非后她的土地集体收回;2016年城市规划拆迁,她损失了一套安置房和几十万拆迁补偿款,好在她父母健在,考虑到自己的亲闺女,就把自己分的两套安置房,赠予了一套给她。象这类情况的人,后悔死了,损失最大;其实那个“非农业户口”后期在城里一点好处也享受不到,粮食放开后,连27斤居民计划供应粮也取消了,不解决工作,什么都不是,和我们下岗工人一样,没有一寸土地,生存在城市,还要四处打工奔生活。
我市共卖过三次户口,第一次5000元/人,第二次3000元/人,第三次93年10月份,2000个指标只完成了500个任务,那时购买的人头脑已经清醒了。
我们这的碧桂园,第一期的环境,楼间距什么的都不错。我家是一楼,前后都有花园,我自己是挺喜欢的。但是,他的所谓的精装修,真的只是为了多收我们买房人的钱,必须全部拆除,还要多花一笔拆除及处理垃圾的费用。没有拆除的别人家,空调一用就跳闸,水管爆裂漏水。装修公司说,我家拆下的电线和水管都是不可能家庭长期使用的。还有沿河修建的,当初价格最贵的别墅,确实出现下沉和开裂的情况。
购买无房地产权证的房屋需要自己承担相当的风险如果确实要买房建议增加2条:1、此合同签订后该房屋不得再售与他人,否则乙方有权取得该房房地产权并且应视同为甲方违约。(防止出现双买家、三买家而产生纠纷)2、该房无论升值或贬值,双方都认同共同承担责任,切实履行合同。 (防止房屋升值卖家强行中断合同)
谈到拆迁这个话题,很多没有经历过拆迁的人也是心生向往。毕竟满足拆迁条件的大多是居住时间较长的老宅,各方面的设施都已不健全了,居住条件比较差。
最近两年房子的价格基本已经到达了顶峰,城市化的发展也出在了瓶颈的阶段,急需一段用来沉淀的时间。很多地区已经开始把所在地的棚改项目叫停,但当前没有被叫停的许多拆迁户并不像往年的拆迁户一样笑容满面,反而是满脸的愁容”。
首先拆迁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解决的事,大家可以想一下,拆迁户要同自己居住很长时间的“家”告别,收拾东西搬家,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付出很大的财力和精力。此外,有不少拆迁户已经对居住的老宅有了感情,突然就把房子拆了可能感情上会有波动。但采用经济补偿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多半也能接受。
所以拆迁户觉得很难抉择,现如今开始抵触拆迁的人正逐渐增多,其问题的根源就是补偿款给的太少。随着对房价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当前许多一线城市还在微弱的上涨商品房成交价,但同样建设成本也在上涨。房企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高拆迁补偿最终还是通过房企本身而来,三线及以下的城市销售量一个月比一个月低,让大家开始有些怀疑棚改的收益。
那么就拆迁户而言,政策限制房价的首要途径就是将棚改项目的进行限制住。房企表示,已经在逐渐下调拆迁补偿标准,而都在上涨的生活和买房成本,有些地区的拆迁补偿可能已经不能使支持被拆迁者买新房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在之前已经有大量拆迁户“发家”的前车之鉴,所以很多人都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