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美国家来说,高层住宅发展的历史更早一些。如今,欧美国家的有钱人都已经抛弃了高层住宅,选择了别墅式住宅。而被抛弃的高层住宅,只能是经济实力差一些的人居住,逐渐成为了贫民的居住地,而且附近经常有流浪者留宿街头,可以说安全方面非常差,逐渐变成了“贫民窟”。我认为国内的高层住宅,一旦寿命超过30年,也会逐渐成为“贫民窟”。
高层住宅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高层住宅的公共设施比较多,这就导致了生活成本比较高,物业费要多交不少。其次随着高层住宅寿命不断地增长,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随着高层住宅更加老旧,需要维修更换的频率更加频繁,维修费用就会越来越高,导致居住在高层住宅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现在拆迁的大多数都是城中村,两三层小楼推倒,建成高层住宅可以获利不少,开发商也愿意接手拆迁的工程。而高层住宅想要拆迁的话,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高层住宅本身的楼层已经很高,如果拆掉重新建的话,可能就需要建得更高,但这不是太现实的事情,就连多层住宅已经开始实施旧改政策,不再进行拆迁了,更何况高层住宅呢?所以说,高层住宅可能面临无法拆迁的困境。
之前很多投资者选择投资高层住宅的房子,导致房价一度很高,但现在人们更青睐于多层住宅,这就导致了选择高层住宅少了很多。尤其是现在住房面积大量过剩的情况下,投资者想要出售高层住宅的房子也只能是低价抛售了。或者是把房子出租出去,但现在租房的还是年轻人比较多,手中没有多少积蓄,租金也不可能会很高。
这些就是高层住宅存在的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想居住在高层住宅当中,愿意选择多层住宅。实际上,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已经渐渐不再符合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就像是欧美高层住宅一样,逐渐被人们抛弃。
楼层数量是10层或者是超过10层的建筑物都是算高层。而楼层数量是在1到3层的建筑物都是属于低层住宅,楼层数量是在4到6层的建筑物都是属于多层住宅,楼层数量是在7到9层的建筑都是属于中高层建筑。
我国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但是,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
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第一类为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为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为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为40层以上(高于100米)。
高层规定
现代高层建筑首先从美国兴起,1883年在芝加哥建造了第一幢砖石自承重和钢框架结构的保险公司大楼,高11层。1913 年在纽约建成的伍尔沃思大楼,高52层。1931年在纽约建成的帝国州大厦,高381米,102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
1962~1976年建于纽约的两座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各为110层,高411米。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为110层,高443米,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加拿大兴建了多伦多的商业宫和第一银行大厦,前者高239米,后者高295米。
日本近十几年来建起大量高百米以上的建筑,如东京池袋阳光大楼为60层,高226米。法国巴黎德方斯区有30~50层高层建筑几十幢。苏联在1971年建造了40层的建筑,并发展为高层建筑群。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高层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包括宿舍建筑、公寓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旅游建筑、通信建筑等。
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的计算
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高层住宅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高层指的是10层以上的住宅,高度在27米以上,这类住宅可以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高密度居住手段,不但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还可以增加居住的人数,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及设施,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等,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公摊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造价相对来说比较高。高层住宅楼层的选择更多,每层都有自己的优势,不建议选择底层,因为采光和通风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蚊虫鼠蚁较多。顶层容易出现渗水。设备层上下两层也是不建议选择,后期将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生活。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别墅大师
按照我国住宅设计规范,高层住宅意为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建筑。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体形可分为塔式、板式和墙式;按它的内部空间组合可分为单元式和走廊式。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十层及以上住宅为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样的地基建六层住宅与建12层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上述情况,国家1985年对高层住宅建设作了明确地规定:“在大城市的特定地点,当建造高层住宅节约用地效果显著,而且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经济条件时,可以建造适量的高层住宅。”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1、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
2、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
4、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米;
5、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应低于1.90米,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住宅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而制定的,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中的强制性标准的商品房不能通过竣工验收,买受人当然也可以拒绝交房。就层高而言,在《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该规定表明在层高问题上允许稍有选择,即并非层高必须为2.80米,但是“室内净高”却必须符合《住宅设计规范》的强制性规定。
小高层:指楼层总数为7-11层(含11层)的住宅,广义上18层以内也都称小高层。公摊面积较高层住宅小,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高层:以前的高层通常是指12层以上,按现在也变成了18层以上才叫做高层。优点是视野开阔,尘土、噪音、光线污染也少。缺点是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公摊面积较小高层住宅大;如果电梯质量不可靠,物业管理不好,就很令人担心。如果追求居住舒适度,小高层住宅更好一些。不过现在很多开发商把11层小高层也叫洋房......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1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小高层各楼层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各楼层的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小高层建筑有啥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开发商的投资成本降低。2、小高层住宅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安全;另外,小高层住宅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3、小高层住宅接近地面,可以看到地面人物和景物,给人以亲切安宁的感觉。其舒适度、方便度和空间尺度优于高层,在通风、采光、日照等方面都可以基本满足生活需求,因此价格比一般的高层住宅略高。小高层各楼层的特点?一层优势:当发生意外时,比如地震、倒塌、火灾等事故,一层当属最安全的楼层了。方便老人小孩儿出行;一楼一般会有入户小院,空间利用率更高。不足:一楼最不安静,如果临街,受路上的汽车尾气、扬尘污染最重。在一些老小区,地下室还会返上来潮气,而且更易受到蚊虫的侵扰。此外,一楼还易遭盗窃。二层优势:相对一楼来说比较安全,尤其是对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不足:和一楼一样,二楼的楼层也稍低了一些,会有噪音影响,而且采光和视野也不好。三层优势:三层不会再有潮气,综合各方面因素,如果是普通老式的六七层楼高的住宅,三层是比较理想的,出行也方便。不足:依旧吵闹,采光不好,视野打不开。四、五、六层优势: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安全性最好;较方便家人出行,也不怕电梯停运的担忧。不足:如果是没配置电梯的六七层的住宅,老人上下楼是个难题,还有一定的外部噪音影响,易受遮挡。七、八、九层优势:对于小高层住宅楼来说,七、八层是“黄金楼层”段,九层略次之。这个楼层安静,不受汽车尾气等影响;高度适中,不至于让人达到恐高的程度,视野也好;舒适度更高。不足:价格相对较高。十层(次顶层)优势:通风、采光好,光线不被遮挡。不足:价格稍贵,火灾不易逃脱。十一层(顶层)优势:视野最好,空气最清新;私密性最好,价格较便宜。不足:太阳直射,夏热冬冷;水压最小;易出现漏水、裂缝。
相对于相对低矮的传统农房或者是高层的住宅而言,现在更加流行的是类似下文所述的小高层,那么什么是小高层或者说小高层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呢?有类似需求和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文进行学习,借此我们就可以对小高层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后期购置房子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和自己的需求预算相关吻合的一款房子。
一、什么是小高层
小高层是商定俗成说法,普通状况下,依据楼盘用处,可分民用和商用,依据楼房高度,分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通常人们把1-3层称低层、4-6层为多层、7-1层为小高层、12层及以上为高层、总高度为1000米以上为超高层。
小高层,是目前较时髦的住宅类型,随着人们对高质量住宅的认识,将是未来开展趋向之一。不断以低层、多层为主的灵丘县城,小高层的到来无疑带来了一股时髦之风。小高层生活的便利性、温馨性,将博得更多购房者的喜欢。
二、小高层的优点与缺点
小高层的优点:
1.小高层能发挥规划优点,如:南北朝向,且采光、通风方面要好很多,空气质量、景观质量优于多层。
2.小高层成本增加的比拟有限,没增加过多的购置担负。
3.小高层采取一梯两户,防止有局部朝向不好的问题。
4.小高层建筑质量有进步,施工质量和运用寿命更高些。
小高层,在防火标准和运用效率与经济的同时,设置了电梯,温馨性好,统筹了多层与高层的特征。有单元式、外廊式和点(塔)式等多品种型。这种类型的住宅在欧洲传统街区中采用较多。
小高层的缺点:
1.视野不够开阔。
2.噪音相对要大。
3.小区电梯只要一部。
4.建筑质量差于高层。
小高层几楼好
根据家中的情况而定。1-6层合适中老年、有孩童家庭,但无法在阳台上看到远景;面对吵闹及空气污染。7-11层合适各种家庭组合,有较好的采光条件,结壮的寓居感受。报价比低楼层贵。无法在阳台上看到远景;9-11层不像是扬灰层,不少年轻人选择9-11层,视野更为宽阔。
上文为大家举例介绍的是关于小高层的基础板块普及知识以及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析,由此入手可以得知合适的小高层往往高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对来说设计比较人性化。而且它们的采光和居住效果以及后期的方便快捷程度也都适合现代的年轻消费者们购置,大家可以参考上文了解它们的概念和定义,对比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因素,选择最合理可靠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