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自动门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唁 分享

谁清楚自动玻璃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原理是经过感应器把讯号传送到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在把讯号传送到电机,拦线图你可以看说明书,因为很多感应门的接线图都是不一样的,

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图就不化了,简单的说一下, 进线出线的主线应该知道吧。控制部分,正反转各接一开关,速度接一电位器或者接模拟控制器就可以

急!正反转及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这些电气控制书本上都有,翻下书本就找到了。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电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如图a所示。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当线圈通以电流时,线圈便产生磁场,线圈中间的铁心被磁化产生磁力,从而使衔铁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吸向铁心,此时衔铁带动支杆将板簧惟开,使两个常闭的触点断开。当断开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铁心便失去磁性,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触点则又闭合。 触点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继电器线圈末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表示;第二种是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表示;还有一种是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l表示。常羽触点线上圈通电时由闭合状态断开,所以又称为动断触点,而把常开触点称为动合触点。转换触点有两种情况,即先合后断的转换触点和先断后合的转换触点。图b列出了触点形式的电路。在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相应的转换触点形式。

请教电工大师傅详细的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主电路是给非同步电动机提供调压调频电源的电力变换部分,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是电感。 它由三部分构成,将工频电源变换为直流功率的“整流器”,吸收在变流器和逆变器产生的电压脉动的“平波回路”,以及将直流功率变换为交流功率的“逆变器”。 整流器 最近大量使用的是二极体的变流器,它把工频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也可用两组电晶体变流器构成可逆变流器,由于其功率方向可逆,可以进行再生运转。 平波回路 在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中,含有电源6倍频率的脉动电压,此外逆变器产生的脉动电流也使直流电压变动。为了抑制电压波动,采用电感和电容吸收脉动电压(电流)。装置容量小时,如果电源和主电路构成器件有余量,可以省去电感采用简单的平波回路。 逆变器 同整流器相反,逆变器是将直流功率变换为所要求频率的交流功率,以所确定的时间使6个开关器件导通、关断就可以得到3相交流输出。以电压型pwm逆变器为例示出开关时间和电压波形。 控制电路是给非同步电动机供电(电压、频率可调)的主电路提供控制讯号的回路,它有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将运算电路的控制讯号进行放大的“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组成。 (1)运算电路:将外部的速度、转矩等指令同检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讯号进行比较运算,决定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频率。 (2)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主回路电位隔离检测电压、电流等。 (3)驱动电路:驱动主电路器件的电路。它与控制电路隔离使主电路器件导通、关断。 (4)速度检测电路:以装在非同步电动机轴机上的速度检测器(tg、plg等)的讯号为速度讯号,送入运算回路,根据指令和运算可使电动机按指令速度运转。 (5)保护电路:检测主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当发生过载或过电压等异常时,为了防止逆变器和非同步电动机损坏,使逆变器停止工作或抑制电压、电流值。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就是个电机正反转电路。有人体感应开关控制,当人走近时,触发导通,电机正传,人离开一定距离自动电机反转关门。

急寻三相、单相干式隔离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当变压器一次侧施加交流电压U1,流过一次绕组的电流为I1,则该电流在铁芯中会产生交变磁通,使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发生电磁联络,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交变磁通穿过这两个绕组就会感应出电动势,其大小与绕组匝数以及主磁通的最大值成正比,绕组匝数多的一侧电压高,绕组匝数少的一侧电压低,当变压器二次侧开路,即变压器空载时,一二次端电压与一二次绕组匝数成正比,变压器起到变换电压的目的。 当变压器二次侧接入负载后,在电动势E2的作用下,将有二次电流通过,该电流产生的电动势,也将作用在同一铁芯上,起到反向去磁作用,但因主磁通取决于电源电压,而U1基本保持不变,故一次绕组电流必将自动增加一个分量产生磁动势F1,以抵消二次绕组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F2,在一二次绕组电流L1、L2作用下,作用在铁芯上的总磁动势(不计空载电流I0),F1+F2=0, 由于F1=I1N1,F2=I2N2,故 I1N1+I2N2=0,由式可知,I1和I2同相,所以 I1/I2=N2/N1=1/K 由式可知,一二次电流比与一二次电压比互为倒数,变压器一二次绕组功率基本不变,(因变压器自身损耗较其传输功率相对较小),二次绕组电流I2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需要,所以一次绕组电流I1的大小也取决于负载的需要,变压器起到了功率传递的作用。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你得分型别 基础原理是如图: 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簧 5一线圈 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 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 (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 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 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 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开启,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接线图?

自动门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及主要控制线路图

自动感应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平移式自动感应门机组由以下部件组成: (1) 主控制器:它是自动感应门的指挥中心,通过内部编有指令程序的大规模集成块,发出相应指令,指挥马达或电锁类系统工作;同时人们通过主控器调节门扇开启速度、开启幅度等参数。 (2) 感应探测器:负责采集外部信号,如同人们的眼睛,当有移动的物体进入它的工作范围时,它就给主控制器一个脉冲信号; (3) 动力马达:提供开门与关门的主动力,控制自动感应门门扇加速与减速运行。 (4) 自动感应门扇行进轨道:就象火车的铁轨,约束门扇的吊具走轮系统,使其按特定方向行进。 (5) 门扇吊具走轮系统:用于吊挂活动门扇,同时在动力牵引下带动门扇运行。 (6) 同步皮带(有的厂家使用三角皮带):用于传输马达所产动力,牵引自动感应门扇吊具走轮系统。 (7) 下部导向系统:是自动感应门门扇下部的导向与定位装置,防止门扇在运行时出现前后门体摆动。 当自动感应门门扇要完成一次开门与关门,其工作流程如下: 感应探测器探测到有人进入时,将脉冲信号传给主控器,主控器判断后通知马达运行,同时监控马达转数,以便通知马达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入慢行运行。马达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做正向运行,将动力传给同步带,再由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吊具系统使自动感应门扇开启;自动感应门扇开启后由控制器作出判断,如需关自动感应门,通知马达作反向运动,关闭自动感应门扇 另外还有家用的自动门,原理见 http://www.elecfans.com/article/88/143/2008/200804258834.html

自动门控制系统plc程序 要梯形图

一、动作分析:人靠近自动门时,感应器X0为ON,Y0驱动电动机高速开门,碰到开门减速开关X1时,变为低速开门。碰到开门极限开关X2时电动机停转,开始延时。

若在0.5s内感应器检测到无人,Y2起动电动机高速关门。碰到关门减速开关X4时,改为低速关门,碰到关门极限开关X5时电动机停转。在关门期间若感应器检测到有人,停止关门,T1延时0.5s后自动转换为高速开门。

二、硬件设计 :根据前面的学习,再依据图中的标示,同学们可以自己画出输入及输出端口的分配,在这不加深述

三、顺序功能图的绘制:

扩展资料:

输出刷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小结:

根据上述过程的描述,可以对PLC工作过程的特点小结如下:

①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外界干扰的影响。

②PLC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扫描的过程,循环扫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指令执行速度、用户程序的长度等因素。

③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有滞后现象。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当采样阶段结束后,输入状态的变化将要等到下一个采样周期才能被接收,因此这个滞后时间的长短又主要取决于循环周期的长短。此外,影响滞后时间的因素还有输入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等。

④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取决于用户程序扫描执行的结果。

⑤输出锁存器的内容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

⑥PLC当前实际的输出状态有输出锁存器的内容决定。

下图是平移式自动门的原理图,谁能解释每一部分的功能呀

平移式自动门的工作原理自动门是指:可以将人接近门的动作(或将某种入门授权)识别为开门信号的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系统将门开启,在人离开后再将门自动关闭,并对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实现控制的系统。例如:各种用可识别控制的自动专用门,如:感应自动门(红外感应,微波感应,触摸感应,脚踏感应)、刷卡自动门等。自动门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以平移自动门为例:首先,自动平移门机组由以下部件组成:(1)主控制器:它是自动门的指挥中心,通过内部编有指令程序的大规模集成块,发出相应指令,指挥马达或电锁类系统工作;同时人们通过主控器调节门扇开启速度、开启幅度等参数。(2)感应探测器:负责采集外部信号,如同人们的眼睛,当有移动的物体进入它的工作范围时,它就给主控制器一个脉冲信号;(3)动力马达:提供开门与关门的主动力,控制门扇加速与减速运行。(4)门扇行进轨道:就象火车的铁轨,约束门扇的吊具走轮系统,使其按特定方向行进。(5)门扇吊具走轮系统:用于吊挂活动门扇,同时在动力牵引下带动门扇运行。(6)同步皮带(有的厂家使用三角皮带):用于传输马达所产动力,牵引门扇吊具走轮系统。(7)下部导向系统:是门扇下部的导向与定位装置,防止门扇在运行时出现前后门体摆动。当门扇要完成一次开门与关门,其工作流程如下:感应探测器探测到有人进入时,将脉冲信号传给主控器,主控器判断后通知马达运行,同时监控马达转数,以便通知马达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入慢行运行。马达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做正向运行,将动力传给同步带,再由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吊具系统使门扇开启;门扇开启后由控制器作出判断,如需关门,通知马达作反向运动,关闭门扇。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求详细介绍

自动门系统由感应器,控制器,电机,导轨和门体组成。感应器现在大多数是微波感应器,相当于一个雷达,当附近有物体运动时,它就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一般是采用PLC 编程的微型电脑,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开门,关门时的速度。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电机通过有齿的皮带和门体连接(通过吊件连接)门体上方连接有吊件,吊件上有一个滑轮,门体通过吊件上的滑轮吊在导轨上并可以滑动。导轨固定在横梁上,横梁与两边的墙体坚固连接。门的重力由导轨支撑,皮带牵引门在导轨上左右滑动

1-4 下图为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试说明自动控制大门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原理方框图

为说明工作原理,对原图中的零部件作标注如下图。

作为大门位置传感器的可变电阻器,其滑动触点上方阻值为r1,触点下方阻值为r2,作为给定信号发生的可变电阻器,其滑动触点上方阻值为r3,触点下方阻值为r4;

电阻 r1,r2,r3,r4 以及电源(电源电压为U)构成一个电桥。

当:U×r2/(r1+r2)=U×r4/(r3+r4) 时,电桥输出(即放大器输入端)电压为0。(电桥平衡)

当:r2/(r1+r2)》r4/(r3+r4) 时,电桥输出电压为正电平;

当:r2/(r1+r2)《r4/(r3+r4) 时,电桥输出电压为负电平;

电桥输出的 正、负、零 电平经放大器放大后控制伺服电机即绞盘控制大门的 升、降、停止。

大门的 升、降 带动位置传感器的触点移动,改变电桥的平衡状况,当电桥平衡时输出为零,大门停止运动。

上述过程可看做是,放大器根据两个可变电阻器滑动触点上的电位差(比较),来改变给伺服电机的信号大小和方向(调节),由伺服电机驱动大门(执行),同时改变可变电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反馈)。其系统原理如下图:

声明:关于《画出自动门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23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