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疏散楼梯自燃的情况填写就按实际情况来填写首先楼梯间干净整洁,没有杂物阻挡疏散距离。符合要求。并且没有障碍物会阻挡疏散。疏散楼梯,你看是嗯,自然排烟的。是什么样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看到这设置形式对不对?然后疏散楼梯的宽度。是不是合适?一梯二外四走到。疏散楼梯。李盼的开窗的一个情况。机械加压送风,如果不是。只怪是送风的话,应该每隔2到3层有一个长b是的百叶。送风口。
6.2.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1.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6.2.1.2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6.2.1.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疏散楼梯作为突发事件的人员应急疏散的通道,必须保障其通畅性,因此其状态应保证楼梯通道内无障碍、无杂物、畅通无阻、通风良好、指示标志、标识灵敏、有效
(1)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砬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3)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疏散楼梯设置要求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两类液体的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分享到更多为保证疏散的安全性,在楼梯间的平面布置上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这种布置方法便于进行双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二、靠近电梯间设置。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于利用经常走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靠近电梯间设置疏散楼梯,可将经常用疏散路线和紧急疏散路线集合起来,有利于引导人们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两者之间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电梯井道引起烟火蔓延而切断通向楼梯的通道。三、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扑救。在竖向布置上应该注意:一、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通畅。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通向无定,以便当向下疏散的通道发生堵塞或被烟气切断时,人员可上到屋顶暂时避难,等待消防人员利用登高车或直升机进行救援。二、应避免不同的疏散人流相互交叉。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其高层部分的疏散楼梯不应与低层公共部分的交通过厅、楼梯间或自动扶梯混杂交叉,以免紧急疏散时两部分人流发生冲撞拥挤,引起堵塞造成伤亡。另外,疏散楼梯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宜布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普通楼梯不能作为疏散用楼梯。疏散楼梯的多少可按宽度指标结合疏散路线的距离、安全出口的数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