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应灯和一般的灯没什么大的区别,他需要一火、一零,有的多一根强制启动线(黄色),接手动开关的。布线时火线和零线直接到灯的位置,再从灯的位置布一根强启线到开关处。没有强启功能的不需要布开关线。
感应灯怎么接线操作方法?1、应该是有两款感应灯的,一种只有两个接线端的,一种有三个接线端的,两接线端的使用起来有些会有灯具种类限制,三线的没有。2、两线的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灯泡的零一端接零线。一般感应器上会注明L(火线),N(零线(灯泡出来那根线))。3、三线的接线麻烦点,但实用,没灯具限制,上边有L.N还有一个忘了(我叫它S端吧),LN直接接电源。然后S端接灯泡的一端,灯泡零一端接零线。
不知道你要的是那种感应灯的,触摸还是热释电的?最初接触到的人体感应灯,电路的红外线接收装置接收的并不是由人体发出的,而是接收本身发出的,人通过时截断它的通路而达到它的目的。这种红外线光控开关用于博物馆等防盗报警系统和节水开关效果是很明显的.但用于楼道并不是很好,所以对其电路进行一点修改,把红外发射器件去掉,红外接收器件换成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这样就能主动的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达到人进入一定范围就亮灯,而不用人通过某一特定位置才亮灯的弊端。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遥测人体热辐射的工作原理: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敏感元件,它以非接触方式来遥测人体的热释红外线,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I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l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l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信号。原理图别人给我了一张,我上传不了
LM358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LM358的封装形式有塑封8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字串1特性(Features): 字串2内部频率补偿字串9直流电压增益高(约100dB) 字串7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字串2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双电源(±1.5一±15V)字串7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字串9低输入偏流 字串9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字串4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字串3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字串3输出电压摆幅大(0至Vcc-1.5V) 字串5脚位排列图 字串3字串8字串5红外线探测报警器字串7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工作原理字串6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字串4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手池等装置,特别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走廊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 特点 *CMOS工艺 *数模混合 *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 *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 *采用16脚DIP封装 管脚图 管脚说明 引脚 名称 I/O 功能说明 1 A I 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 2 VO O 控制信号输出端。由VS的上跳变沿触发,使Vo输出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上跳变时,Vo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禁止触发;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10 IB --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 11 VDD -- 工作电源正端 12 2OUT O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13 2IN- I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4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15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6 1OUT O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工作原理 BISS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以下图所示的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来说明其工作过程。 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 首先,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运算放大器OP1组成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将信号放大。然后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再进行第二级放大,同时将直流电位抬高为VM(≈0.5VDD)后,将输出信号V2送到由比较器COP1和COP2组成的双向鉴幅器,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由于VH≈0.7VDD、VL≈0.3VDD,所以,当VDD=5V时,可有效抑制±1V的噪声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COP3是一个条件比较器。当输入电压Vc《VR(≈0.2VDD)时,COP3输出为低电平封住了与门U2,禁止触发信号Vs向下级传递;而当Vc》VR时,COP3输出为高电平,进入延时周期。 当A端接“0”电平时,在Tx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被忽略,直至Tx时间结束,即所谓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Tx时间结束时,Vo下跳回低电平,同时启动封锁时间定时器而进入封锁周期Ti。在Ti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不能使Vo跳变为有效状态(高电平),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以下图所示的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来说明其工作过程。 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在Vc=“0”、A=“0”期间,信号Vs不能触发Vo为有效状态。在Vc=“1”、A=“1”时,Vs可重复触发Vo为有效状态,并可促使Vo在Tx周期内一直保持有效状态。 在Tx时间内,只要Vs发生上跳变,则Vo将从Vs上跳变时刻起继续延长一个Tx周期;若Vs保持为“1”状态,则Vo一直保持有效状态;若Vs保持为“0”状态,则在Tx周期结束后Vo恢复为无效状态,并且,同样在封锁时间Ti时间内,任何Vs的变化都不能触发Vo为有效状态。 应用线路图 BISS0001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应用电路图 上图中,运算放大器OP1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第一级放大,然后由C3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进行第二级放大,再经由电压比较器COP1和COP2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输出信号Vo经晶体管T1放大驱动继电器去接通负载。 上图中,R3为光敏电阻,用来检测环境照度。当作为照明控制时,若环境较明亮,R3的电阻值会降低,使9脚的输入保持为低电平,从而封锁触发信号Vs。SW1是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当SW1与1端连通时,芯片处于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SW1与2端连通时,芯片则处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图中R6可以调节放大器增益的大小,原厂图纸选10K,实际使用时可以用3K,可以提高电路增益改善电路性能。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9和C7的大小调整,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部的R10和C6的大小调整,R9/R10可以用470欧姆,C6/C7可以选0.1U。 红外检测专用BISS0001芯片 DIP每片2.9元 贴片每片3元 配套的360度球形菲涅耳透镜,体积25x25x25毫米 每个1元 相关键连:菲涅尔镜片的原理和应用 配套的热释电元件RE200B 体积:8.3*4.2mm 每个5.8元 灵敏元面积 2.0×1.0mm2 基片材料 硅 基片厚度 0.5mm 工作波长 7-14μm 平均透过率 >75% 输出信号 >2.5V (420°k黑体1Hz调制频率0.3-3.0Hz 带宽72.5db增益) 噪声<200mV (mVp-p) (25℃) 平衡度 <20% 工作电压 2.2-15V 工作电流 8.5-24μA (VD=10V,Rs=47kΩ,25℃) 源极电压 0.4-1.1V (VD=10V,Rs=47kΩ,25℃) 工作温度 -20℃- +70℃ 保存温度 -35℃- +80℃ 视场139°×126° 说明 该传感器采用热释电材料极化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探测红外辐射,采用双灵敏元互补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1、上述特性指标是在源极电阻R2=47KΩ条件下测定的,用户使用传感器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R2的大小。 2、注意灵敏元的位置及视场大小,以便得到最佳光学设计。 3、所有电压信号的测量都是采用峰一峰值定标。平衡度B中的EA和EB分别表示两个灵敏元的电压输出信号的峰一峰值。 4、使用传感时,管脚的弯曲或焊接部位应离开管脚基部4mm以上。 5、使用传感器前,应先参考说明书,尤其要防止接错管脚
根据您的图片的电路图所示,人体感应开关就两个接线柱,L表示进线火线,A连接灯泡的一端,灯泡另一端连接在0线上。这样就可以实现控制了。如果多个灯泡,就和第一个灯泡并联一起就可以了。
LED人体红外灯是由LED光源+远红外线感应控制线路组成,具体电路图可能比较难找,我只能在这里为你贴一张产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