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灯一般都贵吧,就是偶尔有个气氛和氛围。俩功能性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半夜上厕所一般会开小灯,不会去开装饰灯。所以,不能比较,但是如果主人是个有情调的人,有个装饰灯会有利于生活情趣。
吸顶灯没有必要买很贵的,普通的就可以,只要你看得上的功能一样,只要你喜欢就行,客人到家里面也会留意,但是买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不必要太贵。
1. 看是否安全——3C认证
很多小伙伴在选购灯具的时候,最关心ta的外观,最担心ta的质量。这里对质量的担忧,本质上是对产品安全性能的疑惑。所以不管是买什么,率先确认的是你入手的东西是否安全,灯亦如此。不能只看颜值,不然真应验“颜狗最后一无所有”。
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我们只需一步,就是看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需要注意的是,3C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它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安全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质量好。
这份认证一般能在详情页上找到,到手后还可以在灯具细节处查找“CCC”小logo。
2. 看使用体验
使用体验是用户最直观的判断灯具“好不好”的方法。哪到底怎么样的灯具才能称得上“好物”呢?
看看6个指标:照度优、防眩光、显色指数高、无频闪危害、色温适中、无蓝光危害。
这6个指标除了使用舒适度,还直接关乎视力健康问题。
↓↓↓↓↓
2.1照度
照度即光照强度,以Lux为单位,指的是单位面积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也就是说,这个照度用来回答光的亮度,即【这灯够不够亮】的问题。国家规定也对应出台系列的居住建筑的照度标准值: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规定如下:起居室:一般区域100lx,书写阅读区域300lx卧室:一般区域75x,书写阅读区域150lx厨房:一般区域100x,操作台150lx餐厅:150lx卫生间:100lx
2.2 防眩光
当我们不小心跟太阳对视一下,会觉得非常刺眼,那就是眩光。对眼睛会造成一定危害的眩光,主要是不适应性眩光和失能性眩光。
不适应性眩光——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视线范围内存在高亮的光源,而引起视觉不适。避开不直视就好,但如果长时间处于不适应眩光的环境中,会引起视觉疲劳、酸痛流泪、视力下降等问题。失能性眩光——由眩光光源引起的视觉功能下降或者短暂失明。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建筑照明标准,日常使用普遍选择眩光值URG≤19 。
除了看防眩指数,备受家装设计青睐的筒灯和射灯,需要额外地做防眩处理。
这就涉及到了【遮光角】。遮光角<30°的灯具会对人眼产生刺眼的眩光,灯具遮光角应约等于45° ,同时还可选用有防眩网设计的。
现在市面上做到深防眩效果的筒灯跟射灯,也就是见光不见灯,遮光角约在60°了。
2.3 显色指数高
显色指数是衡量对物体本来颜色的还原能力。太阳光的显色指数是100,理论上灯具的光线,数值越接近100,显色性能就越好,看到的颜色失真越少,辨色准确率越高。
一般显色指数把光源显色性粗略分为四类:
差:50以下;
一般:50 ~ 70;
良好:70 ~ 80;
优秀:80以上
按照以上标准划分,应用场合对显色指数要求大致分为:
普通照明区域选择80Ra以上,需要高度用眼的区域建议选择90Ra以上,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2.4 无频闪危害
频闪便是由光源的明暗交界线转变而产生的,一般分成二种:可视频闪与不可视频闪。频闪对眼睛健康影响尤其大,频闪会造成流泪、眼睛干涩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可能会诱发偏头痛灯。
国家对于这个指标有个标准——频闪波动指数要降低在8%的范围内才是合规的,而如果肉眼都能看到灯在闪的话,肯定不达标了。
现在网上有很多手动测试方法,源于CCTV2-315晚会里面,广东质检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没有专业设备的,可以打开手机的相机功能,对准开着的LED灯。如果屏幕很“稳定”,LED灯就是没有频闪的。
可是在交流下工作的所有光源都会产生闪烁。闪烁的程度取决于交流电流的频率、光源产生的光的持续性和观察条件。所以这方法并不特别靠谱。
幸亏现在的LED灯具和显示器等设备基本都能做到无可视频闪,不过关键还是看是否有相关检验证书。
2.5 色温适中
色温越高,光线越白,色温越低,光线越暖。一般的休息区域,2700K~4000K比较合适。特别是夜晚不要使用高于4000K的色温。而稍暖的色温——5500K左右,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不少的小伙伴喜欢更偏爱色温较高的白光(6000K以上),认为这种色温会令人集中精神,视物更清晰,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是高色温意味着更多的蓝光,因而对眼睛的伤害也是更大。
但很多时候一个场所会兼具多重功能,比如卧室,除了睡觉,还会在里面学习、看书、娱乐等。不同的功能就需要不同色温的灯,面对这种情况,建议选购能可三色调光的吸顶灯。
2.6 无蓝光危害
蓝光会使得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还会抑制我们褪黑色素的分泌,这也是为什么在睡前玩手机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难以入睡。
不过完全消除蓝光,会导致灯光无法真实地反映物体原本的颜色,反而会让光线变得令人难以接受,所以灯具会被要求做到把蓝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按危害风险从低到高排序视网膜蓝光危害组别为RG0,RG1,RG2和RG3,目前安全标准规定,LED灯具产品的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1或RG2。为了更好的保护青少年稚嫩的眼睛,GB/T 9473-2017规定,读写作业台灯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0。
怎么选购好的防蓝光照明灯?认准——“蓝光危害等级 RG0”
3.从硬核配置质量
市场上LED灯具竞争激烈,质量参差不齐。同款同色同亮度的LED灯,价格却相差2、3倍。
价格差别大,质量差距更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LED灯的硬件配置上。
3.1 灯珠品质
灯珠价格主要由使用寿命与光效决定。
芯片:芯片品质决定灯珠的亮度与光衰,不同品质的LED芯片关键是寿命,而寿命又由光衰决定。光衰小、则寿命长,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品牌的LED灯寿命基本在20000~50000小时及以上,以每天用灯8小时来计算,质量好的能用到6年以上。
一般来讲,美国和日本芯片品质好价格较贵,台湾次之,中国的LED芯片的价格较为经济。
光效:同样功率的灯珠,光效越高,亮度越高。同样的照明亮度,耗电越小,越节能。同一批灯具的色温一致越好,价格越高。
与之相反的价格低的LED灯,其芯片尺寸较小,电极比较粗糙,所使用的材料(荧光粉及胶水)较差,光衰快、寿命短。
3.2 驱动电源
LED灯的电源质量也影响价格。
电源的寿命影响灯具的整体寿命,灯珠的理论寿命在5-10万小时,而电源的理论寿命在0.2 ~ 3万小时。
优秀的电源实际使用中能够用上3~5年时间,劣质的电源可能得一年一换,两者间的价格可以相差20元~30元不等。
3.3 散热设计及其材质
LED灯工作的时候会发热的,尚若热量不及时导出,会损坏灯具。
一般安全规定适用范围是 -20℃~65℃。温度的高低主要与灯珠和散热器以及灯珠的功率大小的有关,另外还需判断灯具散热设计是否合理。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灯珠光衰严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以LED吸顶灯为例,其散热主要集中于其灯具的底盘材质与散热设计。同样的灯搭配不同材质的底盘,他们的导热性能各有不同,最终影响的散热效果也千差万别。
以散热效果来讲,铝材、铁质优先于塑料材质,而基板面积越大,散热效果会更好。而散热好,灯具的寿命就长。
除了材质与设计,功率比较大的灯具还需要加装散热器。一般而言,LED功率越大,热量也就越大,而普通的散热器都有最大功率限制的,所以买灯的时候不是功率越大越好。
LED的价值都藏在了其材质、配置、设计、工艺上,光靠外观分辨不出来好坏。所以选购LED灯具的过程中,请记住一分钱一分货,一定要注意低价陷阱,价格过低的灯具可能采用劣质材料制造而成,产品品质不一定靠谱,在使用安全上也没有保障。
首先是功率的不同,几百元的灯的功率明显高于几十元的灯,二就是材质的不同,三就是做工的不同,四是包装的不同,五是售后服务的不同。
LED灯重要点的地方就是1,灯珠。 也就是常说的芯片,有用进口的,有用国产的。贵的1W几块钱,便宜的几毛钱。一个灯几十W,如果用的1W的电源就几十颗,差价是多少你自己算吧。2,电源。电源有恒流的,也有直流的。恒流电源可以给LED灯恒稳的电流,保证LED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和功耗,LED灯发出稳定的光。直流电源不能给LED灯提供恒稳电流,会因负载的变化电流随之发生变化,LED灯光随之发生变化。一般功率不高的电源也就10几20,顶多3.40好了。这个东西对买家来说还好,相对于动辄上千的吸顶灯来说,也就差2.30块钱,你不会介意的。买的时候可以问问是不是恒流的。3,外观。这里分几个方面说。1)模具,很多都是公模产品,就不同厂家的东西一个样子,公模就便宜的不行。私模的呢,就是厂家自己开模做的,这个成本就更高,相对来说更精致。毕竟你花几千几万做个模具,不可能拿来做垃圾吧?2)材料,外壳材料有很多,塑料的,铝的,塑包铝的,亚克力的,乱七八糟,这里不说了。好的材料价格就高,差的就低。很容易理解吧?差不多就这样了。专业的比如说看流明,看显指,那些东西说明书都不一定是真的,是的话也可能是虚报的。你大概了解下就行。毕竟个人是没有办法去给灯具做测试的。
1、先确定购买数量,一间房子需要用到吸顶灯的地方分别有客厅、饭厅、阳台、厨房、卫生间、卧室、书房等。消费者在选购吸顶灯之前先要统计出需购买的数量。像卧室的话,可以选择同一系列的产品;客厅、饭厅可以选择母子系列的产品;而厨房、卫生间则可选择与集成吊顶尺寸一致的产品。 2、选择造型,吸顶灯有圆形与方形两种造型。一般卧室、书房等起居室选择圆形吸顶灯较为合适;而客厅、饭厅等选择方形吸顶灯显得空间更为广阔;厨房、卫生间一般为与集成吊顶类似的正方形造型。 3、选择面罩材料,吸顶灯的面罩是我们能真切摸到的。现在市场上生产吸顶灯的厂家很多,彼此用的面罩材料也不一样,最常见的有亚克力面罩、塑料面罩和玻璃面罩。最好的是经过两次拉伸的进口亚克力面罩。检测面罩的好坏可以先用手压面罩,看柔软度怎么样,软的好;再把手心放过去,看颜色,红润的好;最后把罩子打开,看拆卸是否方便。 4、选择光源,吸顶灯根据使用光源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白炽灯、荧光灯、卤钨灯、LED灯等。不同光源的吸顶灯适用场所各有不同,就拿家用来说,应该优先选择LED灯。LED光源的吸顶灯价格不算很贵,但很省电,使用寿命很长,而且亮度也很强,性价比超高。
灯具是现代家居照明不可缺少的物件,也是营造家居氛围的大师。灯具种类繁多,灯具市场上的产品琳琅满目。所以,选择家用灯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我们来看一些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介绍:灯具的价格是多少,购买灯具如何避免踩坑。过来看看。玻璃、纸、塑料等材质的灯具相对便宜,大理石、水晶等材质的灯具相对贵一些。一般塑料做的灯价格在几十元到100元之间,也有一些便宜的玻璃做的,根据尺寸和款式不同。吊灯风格多样,造型美观,主要用于客厅照明。一般客厅吊顶价格在100 ~ 10000元不等,主要是尺寸、材质、款式、风格不同。
吸顶灯外观简洁大气,经常安装用于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照明。吸顶灯的形状一般有方形罩、球形、扁圆形、半球形、半扁圆形和小矩形罩。吸顶灯的价格波动小于吊灯的价格范围。便宜的灯要几十块钱,客厅或者大厅里比较贵的吸顶灯要几千。壁灯比较软,非常适合卧室和卫生间照明。常用的有双头玉兰壁灯、双头橄榄壁灯、双头蕾丝壁灯、玉柱壁灯、镜前壁灯等。壁灯一般不豪华,所以普通壁灯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在照明行业,有很多产品看起来一模一样。中国大量复制灯具。你觉得每个人看起来会不一样吗?今天我们在商店里放了一个新型号,明天你可以在其他商店里找到同样的型号。很多杂品牌在这一点上是最好的。看起来都一样,但是价格有高有低。所以这个价格差导致很多精明的车主心理防线崩溃,纷纷缴枪投降。
很多业主和擅长理财的朋友都讲过。别人和你一样的时候,他只卖500,你却要卖800。就说你的品牌应该更好。我也承认你不可能比别人贵300!根据灯具的定义,灯具是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所有零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需的电路附件。所以光源是灯具的核心,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光源。灯具光源是指灯具中的发光装置。光源是任何灯具的重要核心部件。光源有很多种。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参数和不同的照明效果。灯具的颜色应与家居环境的装饰风格相协调。房间照明的布置必须考虑到房间内家具的风格、墙壁的颜色和家用电器的颜色。
灯具的尺寸应根据室内面积、家具数量和相应的尺寸进行配置。比如12平米以下的小客厅,应采用直径200mm以下的吸顶灯或壁灯。在15平米左右的客厅内,应使用直径300mm左右的吸顶灯或多叉吊灯,灯具直径不得超过400mm。先看其质量,看保修和合格证是否齐全。有时候贵不一定好,太便宜肯定不好。很多灯具质量很差,往往有无穷无尽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了解照明的发展趋势。既然灯具的款式很多,在购买灯具之前,首先要了解现代灯具的发展趋势,以免新买的灯具被淘汰的厄运。买灯具的时候要仔细验货。照明主要是玻璃做的,易碎。长途运输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划痕或损坏。因为照明一般挂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即使是很小的损坏也会影响使用效果。灯具的款式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和个人喜好来选择。比如你注重灯具的实用性,就应该选择黑色、深红色等深色的吸顶灯或者落地灯。如果注重装饰,追求现代风格,可以选择明快的灯光。如果喜欢有民族特色的灯具,可以选择雕塑工艺的落地灯。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关于您的问题普通吸顶灯和一线品牌吸顶灯的差异是大的,因为普通吸顶灯的价格比较亲民,对于预算比较低的客户比较适合。一线品牌的吸顶灯就质量有保证并且性价比高。
我们曾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最适合在网上购买的家装建材,就是灯具。无论是吸顶灯,还是吊灯、射灯、筒灯,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非常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简单来说只有一句话:线下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只会选择比较高端的产品出售。
多在网购平台上看看也能发现,其实并不是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大,而是灯具本身的价格差距就很大——网上的产品比较全,价格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外形差不多的灯具,差价能够达到几百元。
于是问题来了:几十块钱的灯,和几百块钱的灯,又有哪些区别呢?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发光体在LED灯里,发光体叫作“灯珠”;在日光灯里,发光体叫作“灯管”;在白炽灯里,发光体叫作“钨丝”。以目前最常见的LED灯为例,它发光体的价值,就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
1.数量
我们买灯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问问“这个灯是几瓦的”。“几瓦”,指的是灯的功率,功率越高,意味着亮度也就越大(并不准确,我们可以姑且这样认为)。
在LED灯里,每一个灯珠的功率都是一定的。想要增加灯具的亮度(功率),势必要增加灯珠的数量。数量多了,价格自然也要提高。
还有一些灯是可以变色的,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也需要使用不同的灯珠。比如一盏60W的吸顶灯,可以同时发出白光和黄光。假设它使用的是0.5W的灯珠,那么它就需要安装120个白光灯珠和120个黄光灯珠。
2.质量
LED灯越用越暗,很多时候就是灯珠烧毁了,发光面积降低导致的。那么灯珠为什么会烧毁呢?这就与灯珠的质量有关了。
灯珠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只要表面沾染了灰尘,很容易就会烧毁。为了避免灰尘,生产灯珠的时候就要对灯珠进行封装——把线路与外界空气隔绝起来。封装质量、封装环境,都会影响到灯珠的使用寿命。不同的封装水准,产生的生产成本自然也是不同的。
启动器启动器是LED灯的指挥部,你以为灯亮不亮是由开关说了算?实际上开关只是提供一个动力,最终的灯具是否亮起,发哪种颜色的光,多长时间才能亮起来,会不会闪烁,都是由启动器说了算。启动器的好坏,区别有二:
1.质量
有些灯打开后过很久才能正常亮起来,也有些灯打开后一直闪烁,还有不开灯也闪烁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启动器的质量不过关。
启动器里面有一个关键组件,叫作“电容器”。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容器的具体作用,只需要知道:电容器的大小,决定了灯具的抗干扰能力;电容器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灯具的寿命。
2.功能
在启动器里,还可以集成许多控制组件。比如短时间内切换开关,可以让灯光变色;大街上那种闪烁的花灯;遥控控制灯具开关等等。
每多一种功能,就需要改造一番启动器。功能越多,启动器的价值自然也就更高——同时,这些组件的质量也会关系到价格。
外壳灯在不亮的时候也是一道景观,这道景观的好坏,则是由灯具外壳来决定的。灯具的外壳成本,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
不要觉得造型简单的灯具就一定便宜,要看它的设计是否新颖。就像看一件衣服,不能说越花里胡哨的就越贵,有时候非常简单的衣服,也售价不菲。
对于大型灯厂来说,每年都会在灯具外观上投入巨大的设计成本。养着那些设计师,不就是为了把灯卖个好价钱吗?这类造型特殊而新颖的灯具,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2.材质
哪怕是相同的材质,价格也会有差别。比如同样是塑料,塑料的寿命、厚度、质量,都有可能不一样。
更不要说不同的材质了,在灯具上使用金属、玻璃等昂贵的材质,售价自然也会更高。
便宜和贵的的灯具的有何区别?区别一:品牌不同不同品牌的灯具,品质上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小作坊也能做,大工厂也能做,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工艺,外观上就算看不出来差异,内部差异还是很大的,成本上就可以天壤之别。区别二:渠道不同渠道不同,价位肯定不同,灯具实体店,房租电费人员费用甚至运输储运成本都算上,自然会卖高价,网上几乎直接可以从出厂直接发货,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从成本上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价格肯定就差很多了。还有一些城市团购会,商家直接到场,拿出最低折扣,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区别三:性能不同(1)亮度灯具的亮度不同,价格不同。LED灯泡的亮度使用流明来表达的,流明数越高,灯越亮,价格越贵。(2)抗静电能力抗静电能力强的LED,寿命长,因而价格高。通常抗静电大于700V的LED才能用于LED灯饰。(3)波长波长一致的LED,颜色一致,如要求颜色一致,则价格高。没有LED分光分色仪的生产商很难生产色彩纯正的产品。(4)漏电电流LED是单向导电的发光体,如果有反向电流,则称为漏电。漏电电流大的LED,寿命短,价格低,反之价格高。(5)发光角度用途不同的LED其发光角度不一样。特殊的发光角度,价格较高。如全漫射角、全配光、360°发光等,价格较高。(6)寿命不同品质的关键是寿命,寿命由光衰决定。光衰小、寿命长,寿命长,价格高,LED灯具的平均寿命比传统灯具要高。(7)LED芯片LED的发光体为芯片,不同的芯片,价格差异很大。日本、美国的芯片较贵,台厂与中国本土厂商的LED芯片价格低于日、美。LED灯的大部分价格都集中在芯片上,芯片就相当于LED灯具的心脏。(8)芯片功率大小单颗芯片的功率大小价格有差异,大功率芯片LED的品质比小芯片的要好,价格同芯片功率大小成正比。但集成式的不能类同,集成式的是多颗1W或低于1W的芯片组成的,相比下还不如单颗稳定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