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比重计算公式

更新时间:02-06 装修 由 果儿 分享

回答

钢筋算量有:上部贯通筋、支座负筋、下部钢筋、腰筋、拉筋、箍筋、吊筋等。

1、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上部贯通筋,指上排贯穿于构件整个长度的钢筋。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2、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支座负筋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3、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双层双向配筋是建筑术语主要指双向,就是底筋、面筋的纵横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两个方向来布置钢筋,每层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有。对于面层钢筋,短方向钢筋应该放在最上面,长向钢筋在短向钢筋的下面。一般设置了双层双向钢筋就可以不设置板负筋。

提问

更多4条

钢筋比重表计算公式

重量=直径×直径×0.00617×长度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是:重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是:重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重量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

设任意钢筋直径为D,每米重量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径10毫米的钢筋每米重量为 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项 G1=G2*D*D/0.0001=G2*D*D*10000

因 G2=0.617

故G1=6170*D*D (D的单位为米)

如果D的单位用毫米 则有 G1=0.00617*D*D

扩展资料: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按轧制外形分

①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②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④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筋

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4、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5、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直径*直径*0.00617*长度。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其他相关计算:

1、钢筋的重量=钢筋的长度(以米为单位)乘以钢筋每米的重量。 钢筋的长度可以通过翻样求得,钢筋每米的重量可以查相关的资料.

2、钢筋每米的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3、你可以查施工手册,上面有详细表格的,查五金手册也可以。 

4、对于常用的,有以下数据,应当熟记: Φ5.5=0.187Kg Φ6=0.222Kg Φ6.5=0.261Kg Φ7.5=0.347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1.998Kg Φ20=2.47Kg Φ22=2.988Kg Φ25=3.856Kg Φ28=4.837Kg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1、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2、每米钢筋重G=V×d(d钢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G=V×d==785.398175×D×D×0.00785=6.1653757×D×D(g)3、将上述“2、”结果化为公斤(kg):6.1653757×D×D(g)/1000=0.0061653757×D×D(kg)。四舍五入得:每米钢筋重=0.00617D×D(kg)。

钢筋重量计算表

钢筋重量表如下:

钢筋Φ6 kg/m 0.222;

钢筋Φ8 kg/m 0.3950;

钢筋Φ10  kg/m 0.6169;

钢筋Φ12  kg/m 0.8880;

钢筋Φ14  kg/m 1.21;

钢筋Φ16  kg/m 1.5800;

钢筋Φ18  kg/m 2;

钢筋Φ20  kg/m 2.4700;

钢筋Φ22  kg/m 2.98;

钢筋Φ25  kg/m 3.8500;

钢筋Φ28  kg/m 4.8300;

钢筋Φ32  kg/m 6.3100;

钢筋Φ36  kg/m 7.9900;

钢筋Φ40  kg/m 9.8700;

钢筋Φ50  kg/m 15.4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5.5 kg/m 0.18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0 kg/m 0.22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5 kg/m 0.260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0 kg/m 0.301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5 kg/m 0.3469。

钢筋比重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Φ6=0.222Kg.Φ9=0.499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0=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32=6.31kg/m;Φ40=9.87kg/m。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

扁钢、钢板、钢带质量:W=0.00785×宽×厚方钢W=0.00785×边长²。

圆钢、线材、钢丝质量:W=0.00617×直径²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质量: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W=0.00785×腰厚渡锌类:W=原理论重量×1.06。

声明:关于《钢筋比重计算公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23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