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月与下弦月出现的时间间隔大致是0.5个朔望月。上弦月指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初八,月球与太阳相距90°时,月球的一半被照亮的月相。下弦月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22日、23日,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所以叫“下弦”。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即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球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