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奶是指母乳喂养期间,母乳分泌减少,导致母乳不足,无法满足婴儿需求的情况。下奶的原因有很多,如母乳分泌减少、母乳喂养不当、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母乳喂养时间过短、母乳喂养技术不当等。
下奶的中药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桑叶、芍药、熟地、白芍、玉竹、白术、茯苓、白芷、白芨、茴香、芫花、芩草、苍耳子、芦根、芩花、芒硝、芒果、芒果根、芒果叶、芒果皮、芒果花、芒果芽、芒果枝、芒果果实等。
桑叶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桑叶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芍药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芍药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熟地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熟地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白芍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白芍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玉竹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玉竹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白术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白术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茯苓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奶,茯苓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煎汤,每次煎汤用量为10克,每日2次,每次熬粥用量为20克,每日2次。
以上就是常用的下奶的中药,在使用中药治疗下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中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母乳分泌的中药;
2、中药的用量要掌握好,不要过量,以免造成药物毒副作用;
3、中药的煎煮时间要掌握好,不要煎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药效;
4、中药的服用时间要掌握好,不要服用过多,以免影响母乳分泌;
5、中药的服用方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