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ABC是一整套复杂的系统,有专人为此研究了二、三十年,有方法论、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等,倘若以一两句话简而概之,易使人如堕云雾不明所以,还不如不说,因此给出有条理化的解释。
学科评估,旨在通过评估结果的优劣,达到使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调整各项资源,促进高校优化学科建设的目的。同时,学科建设毕竟是高校的灵魂,广大考生也可借助各高校的学科评估等级择校、择专业,因此它可以作为高校的隐性排名。
学科评估的科学方法大致有三类:1.同行评议法;2.定量定性分析法(包括科学指标、文献计量、引文分析等);3.典型案例研究及历史追溯法。
第1种方法有主观性强的缺点;第3种方法个性化强和即时性弱的缺点。当下,随着高校数据信息的公开化,各项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并较具客观性,因此有专家提出并实践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各高校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计算方法,因此第2种方法成为学科评估的主流。
定量定性分析方法需要进行的操作如下:
同为学科评估的定量定性分析法,但由于专家的自身条件不同,可能归纳出不同的指标体系,这里仅提供一个示例,大致如此。
指标建立后,但评估是否科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有些指标是确定的,有些并不确定,即使是能够量化的指标,也难用一个精确的数值表示,因此有必要对各项评估要素赋予合理的权重。
在本例中各要素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主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而定。
具体操作方法是:1、针对某个学科先测评出考核评估指标量化表中每一项三级指标的等级,依照每一等级相对应的分值计算三级指标的得分;2、依次类推计算出二级指标合计得分和一级指标合计得分;3、将一、二、三级指标得分合计加总相乘,再加上附加项目指标分,得到最后总分。
举个例子,假如指标A11被评估人判断为A级,那么其分值为10分,则A11的得分=10*0.6*0.3*0.16=0.288。依次计算A12,A21,A22……再用相同方法计算二级指标A1,一级指标A。
1、计算每个高校每个学科的总分
将参与评估的每个高校、每个学科都采用指标体系计算方法计算一次,得到某学科的总分。直到将所有高校的所有学科得到总分列表。
2、对总分进行统计
将每个高校每个学科的总分进行统计,比如所有高校的数学学科,将95分以上的定为A+,A为90分以上,B+为85分以上,B为80分以上,C+为75分以上,C为70分以上,D+为65分以上,D为60分以上……以此类推。
通过统计,得到有大约2%的高校学科能得到95分以上,也就是达到了A+。3%的高校学科得到A,4%的学科能得到A-,之后得到B、C、D的高校学科基本为9%。
现在懂了吗?学科评估ABC的百分之多少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