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问题存在,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也许是人的惯性思维,就是俗话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就是“近处无风景”。
公正一些说,现代人写的古诗,韵律、格式标准,意境好的还是有的,有的时候不比古诗人写的差。只是有时不被人接纳认可而已,名人效应在人们的思维中占居至高点。
总体来说,古诗人的作品比现代人作品的意境和内涵都要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古人的学科主要是语文,而现代人要学习很多科目,学习语文的时间相对要少得多,以至于有些高学历的人,连字都写不好,文章写得也不如人意。
二、现代人学习语文,只是一种工具,而古人把语文学习当成事业。在语文学习深度上有很大差别。所以现代的语文基础薄弱,文学思维上比古人浅薄。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社会把大量资源投入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上,忽略了人文科学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的思想家和哲人比古代少。
四、就是现代社会是高节奏的社会,信息量也比古人大得多。人们为了跟上社会节奏,应付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精力上也不容许人们对语文做太多投入。这就使人们在思维模式上发生变化。
五、自然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古代的山川地理,大都是自然形成的,那种自然的美,非现代人造的环境可比。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挡住了人们视线,有时连完整的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更谈不上找寻诗词中那种意境。
六、古代人是在幽静的环境中领略自然风光。而现在到处都是人满为患。在喧嚣的环境中,又怎能更好的观赏自然风光,又怎能在美丽的山水田园中产生灵感,升华成绝美的诗句呢?!
七、对金钱的追求,使社会更浮躁。缺乏古代那种古朴的人文风情。
这一切因素,都限制着人们的精神升华,压缩着人们想象和思维空间,古代那种诗文意境,在现代社会很难再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