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攻克衰老这个难题?
生物学中衰老的必然性理论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长寿可能不再是必须需要遵循的自然法则,而会为了造福人类被改写。从遗传学到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正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虽然存在很多让人长生的理论,但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被归为两大类:生物医学与科学技术。
要赢得与死亡的斗争,我们必须从了解敌人开始。衰老是在细胞水平上开始的过程,当我们的细胞分裂时,它们的DNA和功能也会缓慢损坏,导致人变得很容易患病和受伤。多年来,科学家期望染色体端粒可能是阻止衰老的关键,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保护DNA的“帽子”比我们最初想象的更复杂。生物学家发现,端粒会随着我们的衰老而消失。科学家推测,延长这些保护DNA的端粒或能延长我们的生命——可能是无限期的。
然而,科学家后来又发现,细胞中的多个过程起到严格调节端粒长度的作用,太长的端粒会导致负面后果,如癌症。因此,世界上许多实验室正研究在细胞中延长和改进端粒的分子机制,以便找出它们是否可以保持一个黄金长度——不会太长或太短。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突飞猛进。“CRISPR/Cas9 ”,作为编辑DNA的革命性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在活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遗传改变,甚至挽救了一名癌症小女孩。这个工具有着诸多的应用,科学家甚至还与时俱进地创造了短语“CRISPR它”。
基因工程只是被用来延长我们生命的许多先进医学技术之一。然而,有些人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固定的容器,是可以被替代的。
科技已经与现代生活完全融合,实际上成为其使用者的一种扩展。并且,随着虚拟大脑建模和人工智能设计的进步,许多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虚拟现实在什么时候会成为现实?
我们可以设计服务器,甚至机械的身体,这要比我们目前的身体更长寿。并且这些机器人身体可以忍受比我们的肉体更宽范围的条件。就太空旅行而言,设计一艘不需要食物、水或空气的太空飞船会变得更有可行性。此外,飞向另一个星球的漫长时间都不再是问题,我们甚至不需要冬眠室!
虽然有些人拒绝在实际人体之外保留人性的想法,但诸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狂人正在进行人与机器的结合实验。埃隆·马斯克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揭开“神经织网”的神秘面纱——这是一种可以增强并促进大脑的设备。一旦计算机可以无缝地与我们的思维相互作用,它们也许就能更好地存储我们的思维。
就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有远见者,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其他公司,驱使我们重新考虑自己的死亡率:脱离死亡的生命将会是怎么样的?我们愿意为另外100年的寿命付出什么代价?如果是一千年呢?如果长生不老,那么作为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技术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发展,那么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