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解当年阿尔斯通事件?
美国陷阱: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英国航空,现在是中国华为
美国司法体系是如何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27日,美国记者发布对任正非的采访, 采访中除了任正非的椅子,他书桌上的一本书《美国陷阱》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图片来源:Twitter @GaoYuan86 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权益,请和我联系)。
可以看到,这本1月16日在法国出版,5月10日刚刚上市中文版的新书,迅速在亚马逊中国排到了畅销榜第一。
在美国彭博社发布任正非采访的几乎同时,新华社发布了在巴黎对此书作者的访谈。
这位作者名叫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原是法国的王牌企业之一、电力和运输巨头——阿尔斯通的高管,由于被卷入国家和大公司间的博弈,在美国的看守所和监狱待过两年。
为了自救,他在看守所彻底研究了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和大量相关案例,久病成医,在失去了自己在阿尔斯通的高管职位、也无法以“待罪之身”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后,决定“废物利用”,创立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用自己在噩梦一样的人生经历里学到的东西,为跨国企业规避类似法案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完成服刑的四个月后,出版了《美国陷阱》这本书。
我刚好这几天在阅读此书,因此对华为和联邦快递的新闻也不太惊讶。
当然联邦快递也是没办法,要知道它曾经在2005年因为给北航的同学快递一款在中国没上市的飞行模拟游戏被美国政府罚款。
(在这方面北航的同学们一直深受困扰,买DELL电脑要写别的地址,升级个PS什么的,会被adobe以可能“开发核武器、导弹”之类的理由拒绝)
虽然联邦快递在微博道歉称把华为的4个亚洲快件寄到美国是失误,没有任何“外部方面”指使,但其实即使有证据证明它是应“外部方面”要求拦截快件,可能也不算违(美国的)法。
这就涉及到美国的上文提到过的《反海外腐败法》和另一部《美国爱国者法案》了。
《反海外腐败法》本来是在水门事件后,针对暴露出的美国公司贿赂别国公职人员的丑闻颁布的。但因为显而易见的影响美国的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个摆设。
直到1998年一次神来之笔的修订。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美国的行业巨头很清楚他们能从这项法律中获得多少利益。为了达到目的,只需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卷入同一麻烦。1998年,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美国国会修改了法律,使其具有域外效力。此后,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同样适用于外国公司。美国政府自认为有权追诉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它用美元计价签订合同,或者仅仅通过设在美国的服务器(如谷歌邮箱或微软邮箱)收发、存储(甚至只是过境)邮件,这些都被视为国际贸易工具。这项修正案就是美国人的一个把戏,他们把一项可能削弱自身企业的法律转变为干涉他国企业、发动经济战的神奇工具。
而“9.11”事件后颁布的《美国爱国者法案》更让美国政府的这种监控“有法可依”:
《美国爱国者法案》使这一大跃进成为可能。该法案赋予美国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反恐的名义,大规模地监视外国企业及其员工的权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在公共采购合同公开招标的范围内是完全不适用的。显然,腐败的受益者首先是受贿的公务员或者政党,而不是达伊沙或基地组织。2013年“棱镜门”丑闻爆出,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的秘密监控计划。世界各国这才意识到美国的主要数字企业(谷歌、脸书、微软、雅虎、美国在线和苹果等)也和美国情报机构分享信息。
按照《反海外腐败法》的规定,大概因为华为在美国有商业活动,美国就完全可以因为怀疑你华为在日本、越南寄出的包裹中涉及商业贿赂而查看你的包裹,就算贿赂行为在当地不受追究都不行。就像阿尔斯通案中,美国揪出的是其10年前在印尼为了获得一笔订单发生的贿赂行为。
诺登就曾在2014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西门子等公司的活动不涉及国家安全,但因为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依然会受到监控。
2008年,西门子为它的子公司们发生在美国境外(阿根廷、伊拉克、委内瑞拉、孟加拉、中国)的一些行贿行为,向美国缴纳了16亿美元的罚金。
当然,虽然西门子是德国公司,阿尔斯通是法国公司,但他们都在纽交所上市,因为审计问题受到美国证券委员会的监管也有一定道理。
巧合的是,他们是美国巨无霸企业——通用集团的竞争对手,至少曾经的体量是。
而美国针对阿尔斯通发动诉讼和抓捕的时机也很微妙,恰好在通用准备收购阿尔斯通电力部门的时候。西门子因为对天价罚单的切身之痛,直接退出了和美国通用的收购竞争。
《美国陷阱》一书深入解读了美国司法体系是如何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或者说是美国公司的利益服务的,一些细节展示了美国司法部门惊人的高超技巧,使其在保持“公正”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认为这本书披露的内容值得跨国经营的公司好好研究,也值得对一个成熟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司法体系感兴趣的人好好研究。
来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