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滴滴的打车大战来临?
“补贴大战”已经由美团单方面拉开序幕了。
美团去年12月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温州、福建、厦门这7个全国重点城市正式开始打车业务的运营,为了吸引更多网约车的司机加入,美团设立了一系列措施对司机进行补贴,比如只收取司机8%的抽成,甚至在北京市,前5万个注册成功的司机,可在前3个月内免抽成(滴滴对司机的抽成是20%)。同时,美团打车还向司机发放了各种订单奖励,如新人奖、早高峰翻倍奖、满单奖、寒冬温暖奖、优质服务奖等福利……
据统计,美团打车现在平均每单的补贴已经超过20元,在南京一天的补贴就达到200万元,在“补贴大战”中,美团已经先玩了起来。
美团为什么突然要做打车?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用户,企业要发展壮大,要不就是不断扩张用户的规模,要不就是提高每个用户的贡献值。
如今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见顶,大规模用户扩张在中国已经不太实际,只能走向海外,但美团一直根植于中国用户的吃喝玩乐习惯,相对于去陌生的国家重新开始,提高每个用户的贡献值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怎么提高呢?
打造生态。打造一个完整的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生态,让用户在你的生态里就能享受到一条龙的服务,提高消费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粘性,为你的业务贡献更多的价值。
美团的主要业务是人们的“吃喝玩乐”,如果要使生态更完整,那出行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毕竟用户在美团上预定了哪个餐厅、哪个电影院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去”了,所以美团做打车,就是为了把这个环节补上,形成一个用户使用的闭环。
美团做打车有什么优势?美团进入打车市场,其实并不会像滴滴当时做打车一样从0开始,美团有自己做打车的优势,这个优势也是王兴做打车的信心所在。
目前在美团上已经进驻了几十万的商家,涵盖了吃喝玩乐各个领域,而打车作为一项“串联”的业务,可以和商家活动结合起来,让用户一条龙吃喝玩乐行的同时还能享受优惠,而这正是“生态”最大的威力所在。
举个例子。比如用户在美团上预定了一个餐厅,那么餐厅可以给用户提供打车优惠券,甚至抵用券,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餐厅提高用户的好感度,吸引更多用户,还能借助餐厅的业务提高美团打车的活跃度。
当然,一开始这些打车优惠券肯定得美团补贴给商家,但以后等用户培养起美团打车的使用习惯后,各商家针对各阶段经营活动的需要肯定也会自己发放打车补贴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来扩展客户,到时候,美团打车等于有无数商家自主为它出钱来提高使用率。
所以,美团做打车,是可以关联到整个线下活动体系的,相对与滴滴单一的打车功能,美团是用“结构”在竞争,这将是美团巨大的优势。
滴滴会跟进补贴吗?滴滴肯定会跟进补贴。上面也说了,美团做打车有自己的生态优势,同时经过美团这段时间的疯狂补贴,美团打车所在的7个重点城市已经有一部分滴滴车司机转投美团打车的名下。
补贴在中国是一种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的做法,程唯在当年滴滴和快的没合并的时候已经参与过一场“史上最大补贴战”,现在重新打补贴战,对他来说也是驾轻就熟,况且滴滴刚完成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加上之前融资的50亿美元,现在弹药库里有近百亿美元可以“烧”。
这时候不跟进补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滴滴做外卖只是想“捣乱”吗?很多人说,滴滴做外卖只是想“捣乱”美团的业务,我认为没这么简单。
滴滴有成熟的LBS技术,在智慧出行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这个优势拿来做外卖业务可惜了,滴滴很有可能以外卖业务来做实验,未来真正想做的是同城物流。
中大城市对“最后一公里”和个性化配送需求的爆发,让同城物流拥有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动能。物流市场是个万亿级的市场,其整体占到GDP的18%左右,据悉,2017年中国的同城供应链配送更达到1.5万亿的规模。
滴滴目前投资了饿了么,在外卖业务上有了很大的帮手,在探索同城物流的同时,还可以顺便打击一下美团的主要业务,这个钱并不是乱花的。
而且,其实滴滴现在投入最多资金的是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在外卖上的投入并不是很多,“捣乱美团”可能只是个被夸大的说法,商业场上,大佬之间,每一笔投资都是动辄几十亿,没经过深思熟虑,肯定不会出手。
前几天,我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美团做打车的文章,很多网友留言说,希望美团打车赶紧做成,打击滴滴的垄断地位,因为现在滴滴打车收费太高了,经常出现加价的情况。
据新闻报道,全国多个地方的网约车司机都在等着这场“补贴大战”的来临,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巨头之间的“战争”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打破了市场“垄断”的不健康局面,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实惠,对此我也想说:补贴战快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