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后如何处理数字遗产?
1)任命一个数字遗嘱执行人
你的家人或者最亲的好友可以管理你的在线“遗产”,如果他们有你的密码,他们就会很容易关闭掉你的账号。但问题是,你愿意将你的隐私和安全泄露给他人吗?即使这些人不会偷窥你的隐私,你的安全信息也有可能丢失或者被盗,或被黑客攻击。与其将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告诉你最亲近的人,你还不如告诉你的律师任命一个数字遗嘱执行人,如果发生了不幸,后者将获得你的所有数字遗产。
2)使用密码管理器
由于人死后 ,即使是委托他人,也很难再继续每天坚持登陆数字服务。不过,你可以注册一个安全服务或者密码管理服务,在你需要的时候启动它。这样,在你死后,你的律师就可以将“主密码”交给数字遗产执行人手中。你可以选择密码管理服务LastPass, 注册一个独立的云存储账号。LastPass提供多种多因素身份验证方法的支持,如YubiKey、指纹识别设备、GoogleAuthenticator,以确保主密码意外泄漏时机密数据不会外泄。
死后,“数字遗产”该如何处置
3)检查你所使用的网页或者服务是否拥有能为你处理“后事”的功能
谷歌Inactive Account Manager(不活跃账号管理)就是典型代表。这项服务可以让你来决定自己的Google+, Blogger, Drive, Gmail, Picasa Web Albums, Google Voice以及YouTube 等账号的命运,并促使你为自己建立一个截止日期。
如果所设定的日期快要来临,你就无法进入账号,这项服务就会给你发送一条确认短信,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你没有回复,谷歌默认你已经死亡。当截至日期过后,这项服务会将你的照片、视频或者邮件发送给你事先指定的联系人。
社交网站在这一方面影响更大。很多已经去世的人群可能从未留下遗书来说明如何处理自己在线网站信息或者是否将自己的秘密分享给好友或者家人。如果你负责自己一个亲人账号的安全或者管理,希望以下信息能带给你帮助:
就Facebook而言,你有两种选择:你可以让这家公司删除你亲人的账号,或者让他/她的账号变为“纪念号”。当账号变为纪念号后,任何人都不能再登陆,不过你亲人的好友仍能够发表留言。此前,Facebook只允许好友看到纪念号用户,现在这家公司决定为了尊重逝世用户意愿,在他们死后,维持他们的隐私设定不变。另外,逝世用户好友还可以要求看死者身前“回首好时光”视频。 Facebook在2009年推出了这项功能,当时刚好也是这家公司一名早期员工在一次自行车事故中不幸死亡。
死后,“数字遗产”该如何处置
如果你可以证明你是死者的亲人,你只能申请将一个账号做纪念号。你需要提供死亡证明。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申请了纪念号,就不能要求解除。
谷歌
如果你的亲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使用谷歌Inactive Account Manager, 你也可能通过谷歌认证程序来进入他们的账号。注意措辞,这里说的是“可能”,因为谷歌不能承诺一定满足你的请求。如果你认证通过,你就可以获得死者的账号,包括邮箱、YouTube视频和谷歌 Play应用商店。认证程序稍微有些麻烦,且技术含量较低,对于谷歌这样的公司来说,这一点确实让人惊讶。用户需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已故亲人死亡证明以传真或者邮递方式发给谷歌。
不幸的是,Twitter并没有提供类似Facebook纪念号选择。用户只能直接联系这家公司,并随附你的身份证和已故亲人死亡证明来要求其关闭账号。Instagram 和LinkedIn 也是采取相似处理方式。对于一些小型社交网站,它们或许也是这样做的。
Outlook和Yahoo Mail
谷歌至少还承诺了来调查你获取亲人电子邮箱账号的权利,微软和雅虎则明确表示,它们不会分享用户的账号。不过,它们在收到请求后会关闭已故用户的账号。微软已经推出了Next of Kin服务,如果你能提供证明,证明你与死者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死者死亡证明,这项服务将会把死者生前所有邮箱保存在一张DVD中发给你。
Dropbox
Dropbox比较好处理,只要你的亲人留下一台跟这项云存储服务相连接的计算机就OK。如果没有留下计算机,你可以尝试联系这家公司,要求其让你进入亲人的账号,不过Dropbox 并不承诺就一定会批准。
苹果ID/iCloud
不幸的是,苹果在其服务条款中有一项“生者不享有对死者名下财产的所有权”的规定。根据这项条例,苹果账号是不可转移的,你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联系iCloud客服来关闭死者的账号。
如果你还没有考虑那么长远,我们不责怪你。但是,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为何不去以一种更简单方式去准备这些呢?你也看到了,上面提到的几项服务,如果让你的亲人前去索要或者删除你的账号,是有多么费力 。确保你的账号被删除而不是让它们成为“孤魂野鬼”,这不光是你给家人一种安慰,你实际上也在阻止他人冒充你来盗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