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敏弹是一款什么样的武器

更新时间:02-01 教程 由 冰魄 分享

末敏弹是一款什么样的武器?

末敏弹的全称为“末端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以爆炸的形式释放穿甲弹芯实施攻击的现代灵巧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目标,攻击方式为“攻顶”(攻击装甲目标的顶部)。

末敏弹属于集束弹药,子弹药安装在母弹的弹体里,可以通过火炮、飞机、火箭、导弹等手段实施投送,母弹药飞行至预定空域后抛射子弹药展开攻击,因此我们所说的末敏弹就是指从母弹中抛射出来的子弹药。

末敏弹适合用来攻击移动速度不超过90公里/小时的装甲集群目标,以炮射末敏弹为例:当目标集群移动速度在60公里/小时以下时功击效果最好,命中率可达到84.6%;目标集群移动速度一旦超过90公里/小时,命中率就会下降到25%以下,因此末敏弹是一种只适用于对地攻击的弹药。

▼下图为被末敏弹全数击毁的59式坦克集群,当然这不是实战,而是我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应国外用户要求而做的现场测试,由于坦克的发动机舱红外特征最明显,因此90%的命中部位皆为发动机舱。

末敏弹的结构与功能

末敏弹由母弹和子弹药组成,母弹结构包括弹体、时间引信、抛射结构、末敏子弹药等;末敏子弹药则由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系统、敏感器系统、中央控制器、战斗部、电源和子弹体等组成。

敏感器是末敏弹的探测系统,由红外探测装置、毫米波辐射计、毫米波雷达三种探测器组成,功能是复杂的电子环境中探测和识别装甲目标。

中央控制器是末敏弹的信息处理中心,负责处理敏感器搜集到的信息,并根据设定程序向弹药下达驱动控制、电源管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攻击决策等一系列指令。

战斗部是末敏弹最终体现杀伤力的部件,当中央控制器下达攻击指令后战斗部引爆装药,向目标发射弹丸。

▼下图为分解状态的末敏弹。

末敏弹的攻击原理

以炮射末敏弹为例:火炮开火后,末敏弹母弹以炮弹的无控弹道形式飞抵目标上空后,延时引信发挥作用,自动启动抛射装置,并依次抛出末敏子弹药(每一发母弹内装填2~4枚子弹药,通常155mm口径的火炮2枚,203mm口径的火炮4枚)。

待子弹药抛射出去后,充气减速器被充气展开,同时减速旋翼展开,共同对子弹实施减速减旋、定向和稳定,调整姿态。与此同时,热电池启动,开始对电子系统充电启动,末敏弹进入攻击准备状态。

子弹药在减速减旋装置的控制作用下开始大着角下落,在中央控制器的操控下,毫米波雷达开始测距,不断测定子弹药到地面的距离,当测定结果达到预定值时,子弹药在中央控制器下达抛充气减速器指令,并拉出涡旋式旋转降落伞,在气动力作用下旋转,带动子弹药旋转匀速下降,随后中央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开始调整探测目标信息,以抑制假目标和外界干扰,获得最大的探测攻击概率,在这个阶段里的末敏弹属于探测状态。

当敏感器辐射计持续测定子弹药的离地高度达到预定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开始向毫米波雷达下达目标扫描指令,并解除战斗部最后一道保险。毫米波雷达的扫描工作分两个步骤:第一次扫过目标后,向中央控制器报告捕获目标的信息;第二次扫过目标时把目标敏感数据与特定目标的特征值进行比较,做出最后判定。

第二次扫描结果如确定目标正确无误,中央控制器便发出攻击指令;如果第二次扫描结果判定为非攻击目标,则敏感器继续在降落过程中通过持续探测寻找目标;如果一直未发现目标,中央控制器将在末敏弹距离地面2~3米的空中发出自毁指令。

▼下图为在叙利亚战场上发生攻击失败和自毁失败故障落地的俄制炮射末敏弹子弹药。

末敏弹的威力

任何一种弹药的威力都体现在命中率和杀伤力两个指标上,末敏弹同样如此,我们先来谈谈命中率。末敏弹在1980年问世之初命中率是155毫米末敏弹非常低的,以美国M898型155毫米末敏弹为例(该型末敏弹为世界上第一款可运用于实战的末敏弹,研制周期长达10年之久),1989首次行进实弹射击时命中率只有21.4%(42发母弹命中9个目标),基本不具备实战价值。

经过5年的改进后(即1994年),再次对该型末敏弹进行实弹射击实验,实验中一共发射13发母弹,抛射出的26枚子弹药对移动速度为60公里/小时的装甲目标集群实施攻击,命中率提高到85%(13发母弹命中11个目标)。

再来谈谈杀伤力。做为一种反装甲武器,末敏弹既不同于反坦克导弹的空心装药战斗和串联装药战斗部,也不同于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是采用成型装药使金属药型罩形成状高速侵彻体以击穿装甲目标的战斗部技术,美国人称之为“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warhead technology”,简称“EFP”战斗部,我国习惯称之为“聚能装药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

“EFP”战斗部非常有意思,简单来讲就是以定向爆破方式设计的炸药下面放置一个碗状的药罩,材质为合金钽(第一代末敏弹药罩材质为合金铜),炸药中间有一枚硬质钨合金制作的预制钢芯,当炸药爆炸时预制钢芯冲击质地柔软的药罩在巨大的冲击波压力作用下会紧缩成一条弹丸,以接近熔化状态温度的金属射流的形式侵彻目标装甲,钻进目标内部以后以高温、高速的形式四处飞溅,从而达到穿甲和杀伤的效果。

▼下图为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对新型外贸版末敏弹定性前做的攻击测试,标靶为行进中的59式中型坦克,该坦克被末敏弹攻顶后完全损毁。

以我国外贸版炮射GP155-G型末敏弹为例:阿联酋在采购该型弹药之前并不相信其纸面威力,提出出资让中方厂家做现场演示的要求。

实验分为静态打击和动态打击两种方式,打击靶标为退役的59式中型坦克,数量为12辆,分别使用其中6辆实施静、动态打击演示,每辆坦克内放置四只羊,打击距离约为30公里。静态打击时以列队形式模拟坦克集结地,动态打击时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模拟作战状态。

实验结果为:6辆集结状态的59式坦克命中率为100%,摧毁率为100%;6辆作战状态的59式坦克命中率95%,摧毁率100%(动态打击演示中那枚脱靶的末敏弹是因为法国制造的敏感器发生故障,该缺陷在全部使用国产部件的改进型末敏弹上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实验中放置在坦克里的48只羊无一生还,阿联酋对实验结果表示十分满意,第一批便进口了18000发。

▼下图为我国厂家进行动态末敏弹攻击测试视频截图,末敏弹在空中爆炸对高速行驶的59式坦克发起灌顶式攻击。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末敏弹是一种反装甲无动力灵巧弹药,适合用来攻击集群装甲目标,发起攻击时弹丸能以接近2000千米/每秒的初速侵彻装甲目标最薄弱的顶部装甲,侵彻力不低于120毫米均质装甲钢,侵彻装甲后能够有效杀伤装甲目标内的有生目标,是一种高效的、廉价的反装甲智能武器。我国的末敏弹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以仿制俄罗斯9K55K1型152毫米炮射末敏弹为起点开始的,如今我国的末敏弹技术已经完全超越美俄,目前正在努力追赶德国。我们不但要在末敏弹技术上实现超越,而且价格也要打下来,使末敏弹成为真真意义上的平价反装甲利器。

▼下图为我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出品的外贸型GP155-G炮射末敏弹,由于命中精度高,该型末敏弹已经摒弃传统的子母弹设计,大胆采用了单发单弹设计,提高了对装甲目标的装甲浸彻力。

声明:关于《末敏弹是一款什么样的武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18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