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依靠的核心智慧是什么?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是有一定的道理,凡是被多数人认可的理论体系,就会千古流传,这肯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核心智慧我认为就是阴阳之道,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就是对道这个词的最好定义了,易字从结构来看,上日下月,日是太阳,现于白天,为阳,而月是月亮,现于晚上,为阴,易经讲日月之行,就是对应阴阳之道。
阳在取象中代表太阳、天、君子、大人、高、大、上、积极等一切正面的向上的事物,而阴在取象中代表月亮、地、臣民、小人、低、小、下、消极等一切负面的向下的事物,在易经中用阴阳进退之机,表现出君子与小人的博弈,就是分析事物的两面性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阴阳运转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盛极而衰的道理,比如到了正午太阳最热的时候,此时就是阳极盛的时候,但这时候就会生阴,阴逐渐变强,从而到了晚上,到了凌晨子夜,阴盛极之时又会从中生阳,然后就是白天了,这是一种时间上的阴阳进退体系,易经更多的在研究君子小人之间的博弈,从而告诉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分析乾卦为例,初九爻,就是最下面的爻位,古人用九代表阳,六代表阴,所以初九就是第一个阳爻的意思,初九告诉我们“潜龙勿用”,意思就是最下面的阳爻,被压制,所以是潜藏的龙,不可用事;九二爻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个位置说明龙已经出现在大地,可以去拜访君子谋求事业;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说每天努力奋斗,反复自省;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龙跳进深潭,没有灾难,君子处境从容;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就是天子位置了,如日中天,也可能是九五至尊的说法来源;上九爻“亢龙有悔”,就是盛极而衰之意,孤立无援的情况。金庸前辈根据易经乾卦创造出降龙十八掌,以上六爻都在十八掌之中,看来金大侠对易经也是深有研究的。
易经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名人都对其有注释,不少术数研究都是基于易经,或者不基于易经也牵扯到易经上来,比如易经风水,其实易经和风水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都是好事者牵扯在一起的,学习易经并不难,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学习到登峰造极,能够为我所用,领悟其中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就已足以。
顺便探讨一个小问题,水雷屯这个“屯”字读"zhun一声"还是"tun二声",欢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