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大虫病关索和病尉迟为何都带有病字

更新时间:01-26 教程 由 颜若惜 分享

病大虫病关索和病尉迟为何都带有病字?

在下楚塞江郎,现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个人以为,《水浒传》梁山好汉中的“病大虫”、“病关索”、“病尉迟”等人,只所以在其称号中都带一个“病”字,并不是因为几位好汉真有病,而是说他们“处于一种迥异于原比拟模本的非常状态”,或者说简单点就是“病态”!比如“病关索”,意思就是说《水浒传》中的杨雄形态体貌或气质精神“酷似久病未愈色暗气青的关索(《三国演义》中关羽第三子,正史不载)”,也就是说其“极象关索”却又没有关索的轩昂器宇,实际上就是说杨雄整个人跟“久病中的关索很相似”;“病尉迟”当然也就是说孙立很象初唐名将尉迟恭的威武雄壮;“病大虫(老虎)”的意思,同样也是指薛永的精气神活象一只大虫,只是好象还带着副病怏怏的神态。

不相信吗?不要紧,您且上眼,慢慢往下看我细细讲来。现在,咱们先来看下这“病”着的老几位,各自都是一副什么德性:

一、“病关索”——杨雄:

《水浒传》中,杨雄出场的情形大抵是“……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有一首《临江仙》词,单道着杨雄好处。但见: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衫串染猩红。问事厅前逞手段,行刑处刀利如风。微黄面色细眉浓。人称病关索,好汉是杨雄。

且看原文啊,“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据这段文字可知,杨雄只所以“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一身好武艺”,这一定是他和关索的共性点,也可能是他被人称为“关索”的主要原因,但却绝对不会是被人称之为“病”的原因;那么就只剩下了第二点原因“面貌微黄”。可“面貌微黄”又何以为“病”呢?一是因为这种“面貌微黄”、“微黄面色细眉浓”的面色本来就不是一种正常肤色,多有满面“病色”之嫌;二呢我们再来看下“关索”的人物形象:关索,传说中的关羽第三子,正史不载,其故事略见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南征等章节,另有以其作为主要人物或主人公的《花关索传》、《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三国演义》、《花关索传》对其人物外貌描写语焉不详,唯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描述的有关索十分清晰完整的形象:“忽有小校报曰:‘门外有一小将军,姓名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他要进见,特来报知。’关公曰:‘唤他入来见吾。’小校传令与索。”由此可知,关索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标准人物形象为“身长七尺,面似桃花”;杨雄要想成为“赛关索”或者“似关索”、“小关索”等时,最起码也必须得要“面如敷粉”才能免强有点希望,可他却偏偏非要生得一副“微黄面色”,这般菜色,非“病”而何?

二、“病尉迟”——孙立:

孙立出场时,书中原文如下:“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射得硬弓,骑得劣马,使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人见了,望风而降。怎见得?有诗为证: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再来看下这孙立的尊容:“淡黄面皮,落塞胡须,八尺以上身材”,主要指标仅此三项;后附诗中亦仅云其“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继续依上例用排除法自其身上寻找“病”源:一·“八尺以上身材”,这肯定不会是其“病”的原因,相反却只能是其“壮”的力证,此项排除;二·“落塞胡须”,这个也绝对不会是其“病”因所在,因为自古至今什么病都听说过,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胡须病”啊!不管什么样的胡须,都最多只有美丑长短疏密之分,可那都不能算“病”;那就只剩下了第三项,“淡黄面皮”!“天黄有雨,人黄有病”,此乃先民之古谚也!可见,正是因为这“淡黄面皮”,所以才得下了这一“病”字!

那么,这孙提辖与那“尉迟”相同之处何,何以号之为“尉迟”呢?结合部分史料及相关故事、传说等,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1·“八尺以上身材”,不用说都是龙精虎猛的彪形大汉!

2·“落塞胡须”,而且胡子的密度等也均达标,基本都是属于猛男型儿的!

3·“性格流星急”,不过从后文《水浒传》中的描述来看,孙立的性格还是比尉迟恭要好得太多,可没有那只大唐“黑虎”性子急火生猛!

4·“鞭枪最熟惯”!孙立能被人比作“尉迟”,恐怕这一项才是关键和重点,二人所用兵器基本相同!大多传说、故事中都说大唐黑敬德长则用枪、短惯使鞭,战秦琼曾经“三鞭换两锏”,试元吉又曾“单鞭夺马槊”;但在乱军中冲突激战时,“老黑”据传大多时候都是用枪的。而孙立恰恰也是“鞭枪最惯熟”的全能战好手,故据此而比之为“尉迟”,顺理成章!

其后的“弓箭常温习”、“双睛如点漆”二句,显然都是凑数的“配菜”而已,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而另一句“阔脸如妆金”则尤为重要!一是因为这是唯一表述二人显著差异的一句,二者此乃孙立“病尉迟”的“病”根所在之处,最为要紧!

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尉迟恭相貌最显著、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便是“黑”,远远望去,其脸面颜色如同黑色木炭一般,掉煤堆里就再也捡不出来了;因其黑,曾被人戏称为“老黑”、“黑炭头”、“黑敬德”等,又因其黑而且勇猛威烈,亦被人誉之谓大唐“黑虎”,与“白袍”薛仁贵并重于世,成为唐朝初期攻城掠地、开疆拓土的“黑白双杀”。

扯这么多,主旨就在于说明“尉迟”本应是黑的,只有其身染重病脸色本应“煞白”之时,可能才会多少拼凑出一丝几此“淡黄”之色来,孙立之“淡黄面色”恰恰与这种拟想之色相符合,所以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病尉迟”了!其弟孙新与其相若,但因为没有孙立一样的“淡黄面皮”,又比较年轻少壮,所以就成了“小尉迟”,而不是“小病尉迟”,或者“病小尉迟”。

三、“病大虫”——薛永:

“大虫”,凡读过《水浒》者尽人皆知,乃是老虎之小名儿也!绰号带“大虫”,当然是指永薛这前军中混混猛恶似虎,好勇斗狠!

在《水浒传》中,薛永出镜时无任何外貌介绍,故无据可凭以为分析!但按照该书中绰号带“病”字之惯例推测,这薛永自然也免不了面色微黄或苍白,满面病容,甚或脸有菜色,否则何以为“病”乎?

至于更多内容,现无凭无据实不便过多瞎扯,且待他日整理出相关资料后另行补充完善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则删)

声明:关于《病大虫病关索和病尉迟为何都带有病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19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