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农村的奇人异事诡异事件?
1986年春,湖北神农架地区发现了一个野人。野人 当时33岁,其母健在。
这个活体野人被称为“三峡猴娃”,他的名字叫曾繁森,老家在湖北省长阳县白石坪镇梨子坪七组。据当地村民传说:曾繁森之母在给其父送饭的过程中,被一只大青猴半路上背走。曾繁森之母与青猴在山中生活20多天才逃出山林,后来就生下了猴娃。也就是讲,曾繁森是一个猴娃。
曾繁森是一个猴娃, 他长得高大、只能简单的言语,长年不穿衣服,喜欢四肢爬行。他的特征与一般动物一样,因此人们都叫他“三峡猴娃”。1989年,三峡猴娃曾繁森患病去世,家人将他埋在了家门口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
曾繁森1997年11月17日,专家袁振新、王方辰等人来到猴娃家里,他们要挖开猴娃的坟墓,揭开猴娃之谜。
猴娃曾繁森的二哥曾繁龙接待了专家组一行,曾繁龙说曾繁森自小与常人不同,尤其是他的行为怪异,不穿衣物、不喜欢吃熟食,哭叫的声音像狗叫一般,所以母亲给他起名叫“犬子”。犬子三岁时,手脚、手心长出了长毛,他像猴子一样趴着走路,吃东西也像猴子一样。
1987年,曾繁森的母亲去世,两个哥哥接下了养育猴娃的重担。猴娃曾繁森最后是患疟疾而死,这与他喜欢吃生的食物有关。专家告诉曾家兄弟,猴娃可能真的是野人,为了揭开这个谜底,专家建议挖开猴娃的坟墓,取出他的遗骨进行研究。专家劝说一番后,曾家兄弟答应了。
挖掘现场第二天一大早,专家袁振新、王方辰等人来到埋葬曾繁森的小山坡上。猴娃曾繁森墓地的位置很好,众人挥舞锄头、铁锹就开挖,在墓地前铺开了十多个大塑料袋子,准备拿来装骨头。曾家兄弟在前面带头挖坟,专家们在后面跟进。
坟墓越挖越深,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半个小时之后,黑色的棺木露了出来,棺材埋下去已经八年了,但没有怎么腐烂,只是有一些糟朽。开棺之时,曾家兄弟都回避了,由专家来亲自开启。
猴娃曾繁森的棺材板被撬开了,摄影师拍下了棺木中的情形,曾繁森身高174厘米,尸骨上下齐整,裤子已经烂光,袜子是尼龙的。棺材底部的木料已经烂光,混入了不少土质,植物的根系进入了棺材之中,钻入了骸骨的缝隙里,把骨架都固定住了。专家开始把骸骨一点点取出,进行分类打包。猴娃曾繁森的遗骨,除了一块髌骨没有找到外,其余都装袋打包了。挖掘现场中午时分,发掘工作结束,专家们在曾家吃了午饭,与曾家兄弟合影后离开了村子。专家组返回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将曾繁森的遗骨洗干净,消毒处理之后进行测量,想找出他变异的原因,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野人。在长达数年的研究中,国内无数权威的古人类学家、体质人类学家、病理剖析专家、遗传学家和DNA数据检测,最后发现了6个异常:第一,猴娃的脑容量非常小:人的正常脑容量是1400毫升,猴娃的只有671.9毫升,不足常人二分之一。脑容量太小,所以猴娃的智力很低,因此缺失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只会简单的哭哭笑笑,愤怒的时候就拍打自己的胸脯。第二,猴娃的眉弓粗壮:很像古人类蓝田人、北京猿人。第三,枕骨不发育:枕平面与大猩猩的相当,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第四,臼齿与人类有差异:人类的臼齿是第一瓣大于第二瓣,第二大于第三,但曾繁森的正好相反,这种特征与猿猴非常相似。第五,锁骨比正常人大出四分之一:胸椎为三角形,盆骨像女性。六是脑颅很低、额骨窄小不发育,正常人的颅骨高度约为130毫米左右,猴娃的颅骨只有90毫米。猴娃曾繁森的6个变异,让他与猿猴非常类似,但最后专家的结论是:猴娃患了小脑症。
专家决定对他进行DNA对比检测,但由于其父曾庆泽、其母杨大福早已经死去,无法取得样品,兄弟姐妹之间的DNA对比只能做部分对比,无法得出准确结果。因此很难找出他变异的原因。猴娃是不是杂交野人?这一直是个谜。当时国内最权威的专家贾兰坡对猴娃的头骨进行了研究,他看了猴娃的头骨后感叹:
“这东西还真有点儿邪门了!”
人们问贾兰坡,到底该如何对猴娃进行鉴定?贾兰坡说:就以小脑症做结论吧,但要详细记录下猴娃变异的情况,并将其留作今后研究的样本和实物标本,也许在后来的人能彻底揭开这个谜团。
猴娃的遗骨标本曾繁森是迄今为止留下标本的猴娃。猴娃的头骨有6大变异,他的特征与猿猴非常相似。曾繁森为何会变异为猿猴特征,这些都是“小脑症”引起的吗?时至今日,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以研究的实物标本,曾繁森的遗骨被制作成了标本,放置在了研究室之中供给后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