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吗

更新时间:02-09 教程 由 暮夏 分享

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吗?

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之一,但这仅仅只是表象。

举个例子:

2011年发布的微信1.0安卓版本安装包大小为457.7KB,仅可以发送文字信息和图片。

微信2.0:增加了语音、视频聊天功能,可以查看附近的人;微信3.0:增加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可以发送视频消息;微信3.5:增加了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名片的功能;微信4.0:增加了相册和朋友圈功能;微信5.0:增加了微信支付、订阅号/服务号;微信6.5.3:小程序发布;微信7.0:新增时刻视频;

从微信1.0到7.0,最核心的聊天功能依然在不断的优化,而围绕这个核心功能,微信已经实现了从通讯工具→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枢纽→移动商业城池的进化。

软件工程师们每实现一个微小的功能就需要增加大量的代码,想要为软件添加20%的功能,很可能系统复杂度就会增加一倍。现在的安卓版微信7.0.15安装包大小为132.15MB,是1.0版本的300倍。

APP增大实现更多的功能并不是原罪,原罪是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举个例子:

假如现在让你使用2008年首款安卓手机T-Mobil G1,你肯定用不习惯,只有2G网络,没有触控、指纹等功能,界面粗糙。

使用T-Mobil G1显然都不足以安装一个完美常用的软件,更别提现在动不动就好几个GB的Android系统了。

T-Mobil G1配置

CPU:Qualcomm MSM7201A 528MHzROM:256MBRAM:192MB屏幕分辨率:320*480像素:320万

肯定是回不去的,正是这些不断增加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尔盖茨在1981年开发DOS系统的时候说过“640KB应该对任何人都够用了”,随后没多久他就被自己打脸了。

硬件产商们每时每刻都在辛辛苦苦的把硬件性能提升,而软件公司们开发出更庞大、更消耗资源的软件,把硬件的性能给抵消了(这就是著名的安迪-比尔定律)。

安迪-比尔定律并不是坏事,许多新软件有着更高的配置要求,从而带动了硬件的消费市场,让整个科技生态更加活跃。比如某游戏公司推出一款酷炫的游戏,那么显卡公司一定会偷着乐。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上班族小哥的收入提升10倍,他是不是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呢?不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的消费等级也会随之提升,消费等级哪怕只提升一点点,花销就很可能提高几倍。有很多年收入一两百万的中产家庭,照样觉得钱不够花,因为他们开着更好的车,住着更大的房子,孩子受着更好的教育。

如果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比喻成一架马车,硬件就是车轱辘,软件就是马。

尽管手机的SOC、内存、存储器、摄像头、屏幕等硬件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的提升性能,但很快就会被软件榨干,迫使硬件的性能继续提升。

实际上正是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摩尔定律)。硬件性能的提升为软件的发展和实现更多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声明:关于《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20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