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发展钢铁业而是直接出口这些矿产?
笔者学地理出身,而且前年去澳大利亚学习过他们的煤炭行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没去澳大利亚来之前,在我的意识里根深蒂固地认为卖成品会比卖原料挣的更多,觉得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想把煤炭吃干榨尽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到澳大利亚以后,我被人家蓝天白云所折服,感慨这里优美的环境。我很疑惑,澳大利亚大量出口优质炼焦煤和铁矿石,为什么不自己炼钢铁?大量出口优质电煤和铝土矿,为啥不自己用煤发电,然后用电电解铝?
通过咨询,我们知道原因首先是澳大利亚人反对建设高污染工业,建一个污染很小的火电厂都要被抗议,反复讨论,建一个体量巨大、污染更大的钢铁企业想都不要想。
其次,澳大利亚人力成本高,2015年平均周薪1137澳元,相当于月薪人民币2万多了。
第三,钢铁业目前都是沿海靠近市场布局的,比如日本的钢铁企业、我国的宝钢,沿海可以进口原材料,离市场近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澳大利亚内部市场小,根本就没有大量消耗钢铁的行业企业,所以,只能出口,但是到钢铁消费市场距离太远了。
综上所述,多种原因造成澳大利亚如果自己炼钢铁、电解铝出口反而没有直接卖煤炭、铁矿石、铝土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强,也就是说,自己炼钢铁、电解铝不如直接出口煤炭、铁矿石、铝土矿利润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成品更赚钱是建立在能够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的。如果你的成品制造生产效率不高,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竞争力,那还不如直接卖矿产。
下面的图是我自己拍的澳大利亚猎人谷的一个露天煤矿,年产150万吨洗精煤,全部出口,只有150个工人,利润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