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诗中的平仄

更新时间:01-31 教程 由 青柠檬 分享

怎样区分诗中的平仄?

一:现拿伟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例,分析怎么区别诗中的平仄。

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图一(上图)是按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判断本诗平仄,主要是想弄清楚伟人毛泽东作律诗是用现代汉语辨别平仄,还是用古汉语辨别平仄。

②图二(下图)是用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声辨别本诗平仄。显然,伟人毛泽东作律诗是用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声辨别平仄。

③“礴”字在现代汉语中是阳平,而在古汉语中是入声,是仄。

“拍”字在现代汉语中是阴平,而在古代汉语中是入声,是仄。

二:由以上所看,问题来了,那么,怎样区分诗中的平仄呢?

本文作者认为,读唐初以来,至宋、金、元、明、清、民国诗人的律诗、律绝以及伟人毛泽东的诗词,辨别其平仄皆须用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古汉语发声、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已经不能详细知道了。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古汉语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去辨别平仄呢?只有依靠《平水韵》,《平水韵》上什么字归什么声调,标的很清楚。一句话,区分律诗、律绝的平仄靠工具书《平水韵》是最简捷的方法。

三:再看一首明朝文学大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一首七绝的平仄。

七绝·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明·冯梦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冯梦龙的这首诗,按照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判断其平仄,符合格律。可见古人是多么的严谨!一篇白话小说中的七绝合乎格律,让人赞叹。现代有一小说大家,就是“人生常恨水长东,浩歌一曲酒千钟。”那位。有诗论家认为,他的小说中的诗大多采用竹枝词与古绝句,不讲格律、不拘平仄,只讲立意和声韵。本文作者只是在读诗论时看到,不知真伪,待有机会,一定一睹为快。

四:俗话说“百说不如一练”,今选一首本文作者的五绝一首,分析平仄。

五绝·望月全食(并序) (新韵)

公元2018年2月2日,距上次月全食152年后,月全食再次上演,余与友裹大衣、提烈酒、择旷野处观察至夤夜,见红月时出云层,彩云似艳纱帷幔合拢,妙美绝伦。

百伍零双岁,空天赭月垂。

初亏辉皓曜,夤拢艳纱归。

声明:关于《怎样区分诗中的平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25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