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有多年后能流传的相声段子吗?
相声就是为了逗乐的,当时听了哈哈一笑就可以,没必要记下来。经常听郭德纲的相声,能记住他的很多经典段子,粉丝们知道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流传。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需求,郭德纲的段子不是永远都流行。
郭德纲的经典段子还挺多郭德纲2005年走红,早期的作品非常多,很经典,经常听他相声的人都知道,《论50年相声之现状》、《我要上春晚》、《丑娘娘》、《我是黑社会》、《我的大学生活》、《我要反三俗》等等。
郭德纲初中没毕业就北漂,一直在相声界闯荡,第3次去北京的时候,发誓要混出个样子来,可是却异常艰难,由于没有辈分,又是外地人,备受打压,吃过很多苦头。
机缘巧合认识央广的主持人康大鹏,使得他的相声可以在大鹏的节目《开心茶馆》里播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从而让郭德纲迅速走红。
走红以后,郭德纲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心无旁骛,全身心扑在创作上,相声的产量很高,新段子非常多。有很多观众就是因为听了郭德纲早期的相声,从而喜欢上德云社,喜欢上了相声。
如果经常关注郭德纲的人,对于他早期的一些段子印象是很深刻的,随便都能说出几个名字来,其中的经典台词也可以说几句。
相声逗乐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流传郭德纲曾经说过,相声就是搞笑的,如果相声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所以,观众听郭德纲的相声,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开怀大笑,去现场还可以捧哏,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可以很好的放松。
郭德纲与现场的观众互动非常好,让观众参与进来,他们就愿意一直支持。
郭德纲的相声取材于民众生活,有很多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讽刺。故事都是编的,在台上随便说,台下的观众随意听,乐呵乐呵就得了,没必要想通过他的相声悟出什么道理来,或者流传下来。
观众买票听郭德纲的相声就图一乐,他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非得要把相声这门艺术传承下来。而很多人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记住,当时笑了就可以。
而且,郭德纲的相声不一定非得流传下来,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那个年代观众的需求就可以,他也没想过让自己的段子流传下来。
相声史上的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等人,名垂青史,尤其是侯宝林,创作了那么多新时代的相声,他对相声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到现在为止,有谁还真正记得侯宝林的段子呢?最多知道侯宝林的名字而已。
侯宝林、马三立的相声只适合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观众听,到现在就不行了,观众不感兴趣。因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生活方式理念等等都有很大不同,侯宝林和马三立的相声放到现在已经严重落伍了。
同样的道理,郭德纲的相声也就是在他还活跃在舞台的这个年代可以有好的市场。
若干年后,郭德纲消失了,社会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可能没办法理解我们现在所处这个年代的生活,就接受不了郭德纲的相声,听不懂。
相声文化可以传承,是相声段子不一定流传。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郭德纲的相声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想要让他从百姓的心目中消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