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后所有县都会升级为区吗?
重庆以后所有县都会升级为区吗?至少五年之内完全没可能!
下一步的政策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是目前这几年可能有部分县是有可能升级为经济区的,而且渝东北地区的部分县想要升级为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个人也是不赞成把这些地区升级成经济区的,具体原因我下面会讲到。
在分析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下县升区(直辖市区同省级市)的好处吧!
撤县建区作为一种行政区划调整方式,主要是从体制机制上放大中心城市的聚合效应,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体等各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和扩张,空间制约也日益明显,通过区划的调整,可以实现都市空间布局的整体统筹优化。
我们国家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等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而撤县设区有利于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撤县设区被视作促进地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近两年,通过撤县设区,天津的城市化率位居全国前列,城市整体发展面貌和发展质量得到了提升。(现全国直辖市除重庆外均已实现无县制)
县与区一字之差,但待遇相去甚远,尤其体现在上级政府的定位上,县一般以农业为主,市则以工商业或者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其次,体现在政府部门设置和编制确定上,县一般涉农部门较多,市则以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部门设置为主;再者,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或者专项扶持资金也有差别,县一般只能用于农业相关领域,而市可以用于城市相关领域。还有,市可以开征并使用城市维护建设税,而县不可。
在招商引资方面,市辖区形象较好,在工商业发展方面与城市建设等方面可以提供较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较多外来资金。
北京大学行政法专家王锡锌接受采访时表示,“县改市”或“县改区”一方面可以使得地方获得“名”、有更多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利”的考虑,资金的安排、城市的建设、地方人员的编制、甚至官员的待遇等等。所以,如果任由地方冲动蔓延,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从严格的行政区划来看,目前一个县的城镇化只有撤县设市、撤县设区两种途径。区别于县级政府更热衷的撤县设市,市级政府更加热衷于撤县设区,以此掌握更多的财力、物力。其中差异,也折射出撤县设市和设区的原始冲动成因。
其实很多县委负责人积极推荐国家政策一方面是为了上级任务;另一方面则是关乎到各位领导的仕途,一般人眼里直辖市里的县区大佬是同级别的,实则不然。例:郑向东2006年任巫溪县县委书记(副厅级),2012年任南岸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正厅级);由此可以看出在重庆大部分区负责人的级别是高于县负责人的,当然也有部分县属于高配的!(一些县委书记也为正厅级或一些区委书记不是正厅级:万州区、两江新区书记为副部级)
上面是好处,下面我们讲一下弊端吧!
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最大化的冲动才是撤县设区的重要原因。“一般热衷于撤县设区的地方都是城市规模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较大的辖区市,且现有城市土地资源不足以支撑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因而有将所辖地理距离较近的县改为区的强烈冲动。县改为区后,广阔的农村土地会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事实上将逐步变为国有土地,土地财政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
然而,利益衡量不等于理智的选择,更不一定能带来理想中的绩效结果。
“如果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和财政能力不足,撤县设区反而不利于县城的发展,使得县城的发展动力降低。”
还有就是一旦撤县升区,来自国家对贫困县的补助什么的全没有了,对农村户口的补助之类的也会没有了等等(事实上重庆渝东北地区大部分县农村的确还是比较贫困)。
综上所述,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以上由大渝美食汇原创发布,未经允许不得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