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互联网行业有什么好的途径?
90年生人,今年30岁,从传统制造业转行到互联网行业,现在已经8个月了。
转行互联网行业的切入点是运营,在这里留下我是怎么从对互联网两眼一抹黑,到渐渐找到方向,最后成功入职的经验,也算是给自己来个复盘。
先上目录:
1、寻找切入互联网行业的入口2、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武装自己3、如何挑选靠谱的互联网公司?4、针对性的制作简历,准备面试必杀技。一、寻找切入互联网行业的入口由于再也忍受不了传统国企制造业的低效、死板还有大量毫无意义的加班,所以想趁自己还年轻,给自己一个机会,到发展速度相对快,机会相对多的互联网企业试试,说白了想要的就是出人头地。
奈何对互联网行业职位的了解,只限于程序员,不想盲目的作出决定,毕竟自己也28了,耽误不起,为了防止自己出现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的情况出现,我就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了一下互联网公司都有哪些职位,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99%互联网公司会由这几个方向组成:
1、产品方向:产品经理、产品助理、设计师2、技术方向:架构师、前端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3、市场方向:渠道、推广、商务合作等4、运营方向:产品运营、活动策划、会员运营、数据运营、新媒体运营、内容策划、编辑等5、行政方向:HR、行政等因为我是零基础小白转行,产品方向需要的是长时间互联网从业经验的积累,这显然不适合我这种互联网小白。
技术方向,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程序员涌入就业市场,还有不少是科班出身,我觉得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
市场、运营方向,这两个放在一起说,因为在很多互联网公司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互有掺杂,边界并不是很明显,而且据我了解这两个方向入职的门槛相对较低,还是处于英雄不论出处的状态,适合我这种小白快速入职,而且市场和运营的工作面对的是人,这样的工作不容易被机器淘汰。
行政方向,这我一开始就没考虑,我个人看中的还是长远的发展,并不是单单找一份工作。
最后我决定了选择市场、运营方向切入互联网行业,其实我更偏向于运营,原因是,运营还稍微和产品有所掺杂,这样入职之后能接触的面更广一点。
结合个人目标,这里打个岔,说下设置个人目标的误区,90%的人在设置目标方面还是小学生水平,大部分人被问起未来的目标,回答还是“当大老板”或者“年薪100W”这样的目标非常“虚”,会让人找不到方向开始,其实我们的焦虑也来自于此——无从下手,找不到方向。
个人目标应该是一种生活状态,是有时间、有数字(可以量化)的东西,比如说:
40岁时年收入50万有一辆20万的车,有房下一代的教育经费是10万/年所以根据这个目标,我40岁时的年收入应该达到60万/年。
注意,这个目标是一种生活状态,与40岁时做到什么职位无关,所以根据这个目标我权衡了下自身条件——将近30、没钱、没背景,我发现我想要达成目标,成本最低的选择是互联网运营
二、学习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切入点决定了,那接下来就是去学习相关知识,否则面试时你拿什么让面试官给你一个机会?用“诚意”?快成熟点吧。
我一开始是到处搜罗互联网运营的相关文章,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但后来我发现还是云里雾里——只会说“对对对,讲得好”,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与自己能应用的步骤,这样可不行。
后来我转念一想,我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怎么才能最快入职?当然是按照招聘需求,它需求什么我就学什么:
我们来看一份招聘需求:
总结一下,这个新媒体运营的岗位要求有这些能力:
1、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推广
这里说的是微信、微博、知乎这种平台的日常后台操作,比如说推文章、回复留言、编辑资料、设置自动回复、编辑自定义菜单等等。
这些日常操作,学起来很容易,我自己花了一天的时间就能学个大概。
2、策划提供优质、有高传播的内容
这里涉及到一些文案输出的工作,文章写得好,到哪里都是值钱的技能,也别一听到写文案就怂了。
文案这东西已经被神话了,好像变成了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事情,文案从0分到60分其实很快,比如说一个星期,但从60分到80分可能需要半年,从80分到90分可能需要5年,从90分到99分可能需要一辈子,最后的99分到100分那还真的是要看“老天爷的面子”了……
从80分的文案,再往上其实已经脱离了目的,也就是说是在纯粹的追求文字的完美,与我们大多数人无关。
打个比方,做菜,60分的菜已经符合大多数人的胃口,可以吃饱又吃好了,80分以上的菜则开始追求摆盘、色泽、香气、层次感这类东西,虽然这也是极好的,但终究不是老百姓平日里的下饭菜,希望这么说你能明白。
所以你看,如果是写一篇有目的文案,其实是可以通过学习很快习得的,60分,够用了,这并不是什么难于登天的事请。
3、建立有效的运营手段
这一点就比较有意思了,你要确保你做的事情是有效的,这里有一个我学到过的方法:“营销思维”,这是一套做事的步骤:
①、用户调查(获取用户需求)②、内容制作(制作用户爱看的内容)③、渠道选择(选择用户聚集的渠道)④、数据收集(收集用户的反馈)⑤、调整优化(改进自己的内容)据我观察熟练运用这个步骤做事的小伙伴,入职的薪资都会达到8—9K。
4、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需求
这里需要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能力,个人认为除了要熟悉各种数据收集、分析的工具以外,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这部分工作能快速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向,许多在职的运营小伙伴在这一方面仍然做得不够,原因就是还没有意识到获取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对优化工作有多重要。
5、内容制作,PS及其排版
内容制作、PS、排版,这都是基本技能,在实际操作中累积经验,避开一些明显的“坑”例如配色老土、排版杂乱即可。
以上五点,可以去针对性的学习,学完之后,基本可以算是入门了,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针对以上这些知识学习完了一定要去运用起来,我当时利用这些学到的知识点做了个公众号,稍稍取得了点成绩(一个月左右):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面试时你做过自己的公众号,而且取得了一点成绩,这是很加分的。
(以上这些知识点就不在展开细说了,我把我自己学习过的网站放在了文章末尾,那些课程比较适合我这样的零基础小白,需要的可以自取)
三、如何挑选靠谱的公司关于这一点,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所以挑选的依据也不一样,这里分享几点我的经验:
1、首先选择的是行业,然后再是职位,例如:健身行业—新媒体运营岗、连锁餐饮行业—新媒体运营岗。
虽然这两个职位都是新媒体运营,但是因为行业的不同,运营的策略、目的都不相同,所以,首先选择一个你起码不讨厌的行业,再去选择具体职位。
2、筛选符合自己生计条件的公司,一般来说,招聘需求上写的薪资会有一个区间:
这里的4—8K,你要权衡下,如果只拿到4K的月薪,自己是否生存的下去?如果连生存都有问题,其他的问题根本无从谈起。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被各种许诺、鸡汤、画大饼迷惑,导致在生计条件上让步。
3、筛选公司,这里包括城市、职位、公司大小等方面:关于城市,一线城市的发展肯定优于二三线城市。职位方面,涉猎很广,与人打交道的职位优于单纯执行的岗位(不用动脑子的岗位)。关于公司大小,大公司各方面流程、制度完整,发展方向清晰,小公司需要你一专多能,什么都会一点,个人成长会快一点。
4、应该一票否决的公司:只字不提五险一金的、打听私人家庭信息的、入职之前先要交钱的、对办公环境不满意的,这几点很直白,就不一一解释了,都是血泪换来的经验。
四、制作有针对性的简历,准备面试必杀技1、制作有针对性的简历
有一种投简历的方式叫做“海投”就是说印100份简历,投100家单位,收到3家招聘单位的邀请,这3家招聘单位邀请面试的流程是这样的:收到500份海投的简历,随机扔掉450份,很快的扫一遍留下的50份简历,把专业不对口的扔掉,再把没有写相关工作经验的扔掉,最后留下10份,打电话邀请面试,来了3个人,最终留下一个人。
你发现没有,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很随意的,大家互相都不重视这件事。
那么我们正确的找工作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答案是:我们经过筛选找到4家心仪的公司,制作了4份有针对性的简历,获得了3个面试邀请,最后入职1家公司。
所谓的有针对性的简历,其实很简单,首先,你还是应该好好解读下岗位职责,把任职资格与所需要的能力一条一条的拆解出来:
还是这张图片,红框里圈出的点,就是你应该着重要写的东西,我这里简单地拆解下,做出简历框架:
1、我自己运营过公众号/微博/知乎,成果是:XXXXX2、我写过X篇文章,造成了XXX的传播效果。3、对于有效运营,我曾经用营销思维的五个步骤,做了XXXX这件事,取得了XXXX效果。4、我在运营自己的媒体平台时,十分重视用户需求,用了XXX方法,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并且从反馈中得到了XXX结论,进行了XXX改进,取得了XXX效果。5、我熟练使用XXX、XXX、XXX等图片处理工具,并且认为排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XXXXX。怎么样?按照这样框架写出来的简历,绝对是让HR眼前一亮的。
2、面试必杀技
如果已经收到了面试邀请,那你应该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在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我当时面试的是新媒体运营岗,我带了一份面试必杀技到面试现场,最后只有我成功入职。
所谓的面试必杀技,你成为工作建议也好,称为面试作品也好,其本质的结构与思路都是这样的(针对新媒体运营岗):
咱们公司的公众号做得怎么样;竞争对手/行业大号做得怎么样;咱们公众号可以改进的地方有XXXX;如果我入职,我将进行XXXX方面的改进,达到XXXX结果。面试必杀技的总体思路就是:让面试官收到我的诚意、让面试官知道我已经深入了解过了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可以很快上手、让面试官知道我并不是两眼一抹黑的小白。
面试必杀技的具体思路与写法,这里因为篇幅原因就不详细写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之后会用一整篇的文章来手把手的教你面试必杀技怎么做。
以上,其实还有一点上面没有说到,其实在入职互联网行业之前,先进入一个比较垂直的互联网圈子会非常占优势。
这里指的是,比如你想要入职互联网行业的新媒体运营,那么,在入职之前先打入新媒体运营的圈子会非常占优势,你会收获一手信息、你会收获行业人脉、甚至会收获内推机会(在优质公司放出招聘信息之前就截住它),这样入职几率会更高,这是我入行以后才发现的妙招。
好了,希望对你有用,祝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