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原理

更新时间:02-02 教程 由 栗子 分享

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原理?

串行(chuan xing)是中文“通用串行总线”的简称。英文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1995年Microsoft、Compaq、IBM等公司联合制定的一种新的PC串行通信协议。USB协议出台后得到各PC厂商、芯片制造商和PC外设厂商的广泛支持。USB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从当初的0.7、0.8到现在广泛采用的1.0、1.1,2.0版本以及已经被采用,即将被量产应用的3.0版本

串行数据与并行数据是相对的一对概念。串行数据是指传输过程中各数据位按顺序进行传输的数据,并行数据则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的数据。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使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数据并行的含义是计算机内包含一组处理单元(PE),每一个处理单元存储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素。当机器执行顺序程序时,可对应于全部或部分的内部处理单元所存的数据同时操作。

数据级并行依赖于并行处理机,它属于SIMD系统内的并行。并行处理机的特点是重复设置许多个同样的处理单元,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在统一的控制部件作用下,各自对分配来的数据并行地完成同一指令规定的操作。

控制部件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单处理机,它执行控制指令和只适用于串行处理的操作指令,而把适用于并行处理的指令传送给所用的处理单元,但仅有那些处于“活动”状态的处理单元才并行地对各自的数据进行同一操作。为了实现快速有效的数据处理,数据应在各处理单元之间合理分配与存储,使各处理单元主要对自身存储器内的数据进行运算。

声明:关于《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原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29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