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省亲的时间为何如此诡异?
红楼第18回写了贾元春省亲,恰逢元宵之夜。贾府为了这次省亲,耗费巨资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然而贾元春在贾府的时间从头到尾也不过七八个小时,然后便匆匆回宫了。
元春省亲选在元宵之夜,时间从戌初起身,到丑正三刻回銮,这个时间并不诡异,而是在小说中有着特殊意义。
不寻常的“元宵之夜”首先,我们看为何选元宵之夜。在小说中元宵之夜的出现并非只是为写而写,而是每次书写都带着目的。在小说开篇时,小说写到了甄士隐的遭遇。他一生与世无争,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平生乐趣都在小女甄英莲身上,话说这样的人,按照人伦常情,他们一家人本该幸福的走完生命的历程。
但是,天命无常,甄英莲在元宵之夜突然失踪,这一事件对于甄士隐而言,似乎打开了他人生中的潘多拉盒,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波又一波的灾难压向他,最后看破红尘出家。对于甄士隐而言,元宵之夜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小说中第53回又写到了元宵之夜,这次是属于贾府的元宵之夜,将其烈火烹油热闹繁华的一面写了出来。但在此之前,偏偏又写了一个乌进孝交租的事,这件事透露出一条重要的信息,就是荣宁二府的经济收入都在大幅度的缩水,特别是荣府,花得多进得少,却没有新的产业来增加收入,这就意味着宁荣二府的经济基础已经不稳。如果没有新产业的诞生,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亏空至死。
在贾母带领下的荣府元宵之夜,丝毫没有半点磕碜之处,依旧是一桌豪华大宴,你笑我唱,一副其乐融融的局面。到了56回,贾探春却开始了对荣府内务的改革,说明探春远比贾府其他人有先见之明,具有战略性的眼光,但终究不能扭转乾坤。至75回,贾府中秋节的夜宴便安静了许多,终于在餐桌上公开谈论起了旱涝之灾,谈起了交租问题。但贾府的男丁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依旧作乐消遣,我行我素。
从53回贾府的元宵之夜到75回的中秋之夜,两个宴会差别巨大。由此可见,元宵之夜对于贾府而言,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
再回到第18回贾元春的元宵夜省亲。归省之事发生在她才选凤藻宫之后,省亲可以说是她人生中的巅峰时刻。对于一个后宫妃子而言,唯有得到皇帝的宠爱,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后宫之中妃嫔众多,但凡选入后宫的秀女,都是有家底的,即便如此,有的女子一辈子也没见上皇帝一面。皇帝死后,还要被请到不见天日的地方“养老”,直至孤苦的死去。
所以说,贾元春是幸运的,然而在后宫之中,没有哪个妃子可以一路长红,一是权力争斗所致的更迭。二是像唐明皇那种“情种”皇帝太罕见,其弊端也不少。元春得宠,贾府便是最佳受益者,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22回的灯谜中,元春送出的灯谜是爆竹,而其他姐妹所作灯谜也不吉利,贾政不禁思量,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爆竹预示着元春的辉煌也是短暂的,很快便会走下坡路了。
而且通过元春的红楼梦曲可以推断出,元春之死属于非正常死亡,而且也是属于人生无常的一类。因此,元宵之夜对于贾元春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
从戌初起身到丑正三刻回銮妃子省亲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曹公对这一事件纯属虚构,皇帝出巡倒是很常见。但即使是虚构,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之上,从而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还是要说回元宵节这个节日本身。封建社会的女性受到道德礼教的约束,特别是大家闺秀,在平时一般不能抛头露面,未出嫁的只能待字闺中,出嫁的也没有那么随便,动不动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样的情节在小说中也有提到,比如第29回,贾府女眷到清虚观打醮,贾母一下令,有谁要去逛的,尽管来。那些平日不出门的丫头主子老妈子们,一呼百应,全都跟了去。再有探春让宝玉帮她在集市上买些小玩意儿回来,也是因为贵族少女不便随意出入。
那么,作为受宠的贵妃元春,那就更不能失了规矩。即使皇恩浩荡,也得看准时间出入。元宵节就是个好日子,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第一,此节又称上元节,是天官向人间赐福的日子,既然是天意,自然不分男女,人人都有接受祝福的权利。
第二,民间的元宵节大过春节,元宵节街上到外都是花灯,男女老少都要上街观灯。“灯”字谐音“丁”,观灯寓意求子,在花灯中也有不少此寓意,如贵子麒麟灯、送子娘娘灯、观音送子灯等。
第三,正月十五还有走百病的说法,这个美好的愿望也是适用于男女老少的。
可见元宵节首先是一个好日子,贾元春省亲,正好借着观灯的名堂,回访娘家一趟,从礼制上来讲,也不算违规。在小说中这样写到:
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由此可见,贾元春出宫的理由是赏灯,既然是看灯,那总得天黑灯火通明时才好出门吧。所以,戌初动身,天也黑了,灯也亮了,正好出门。那么回去的时间为何是丑正三刻呢?
古时夜间击鼓报更,一夜分五更。第二天准备上班的时间从五鼓就开始了,即凌晨三四点。 唐朝所有做官的人,天交五鼓就已上朝了。在小说水浒传中,也常写到“五鼓天明”。在清朝,上朝时间也在五更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都是天不亮就上朝,太阳出来就散会了。所以,执事太监看到时间差不多了,丑正三刻回銮,皇帝也开始办公了,正好回去请旨谢恩。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第19回开头便写到了贾妃回宫,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
综上所述,元春省亲的时间,选在元宵之夜,在通篇小说中有重要寓意。此外,她在贾府停留的时间,也都是按照规定来的,并不诡异,也不是毫无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