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帝为何执意要杀周亚夫?
国有难!找亚夫!
这句话如惊雷般在汉景帝刘启脑中炸响。
此时的景帝寝食难安,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为了巩固汉家王朝千秋万业,景帝听从御史大夫晁错之言,开始定计削藩。
汉文、景帝时期,刘姓诸侯王们势力强大,野心勃勃的他们凭借着手中的财力和军力时常挑战皇权,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景帝的削藩之策,彻底激怒了诸王,已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候王,借势而起。已“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忍痛杀了晁错,希望平熄七王之怒。然而,吴王刘濞并不理会,攻势更加凌厉,七国联军席卷淮河南北,意欲篡夺天下。
就在国家危在旦夕之即,景帝想起了父亲汉文帝的临终遗言,想起了自己手中还有一张王牌,这个人就是周亚夫。
周亚夫何许人也,他乃是开国功勋周勃之子,此时还是个条候。面临着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景帝段然起用周亚夫为太尉,作为最高军事统帅,出兵平叛。果然周亚夫只用了三个月扫平七国,镇压下了叛乱。
不过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可得罪了一个大人物,此人正是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他曾用粱王做饵,吸引叛军攻击,使粱王险些丢掉了性命,这使他打心眼里记恨上了周亚夫。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十分器重力挽狂澜的周亚夫。景帝前元七年升周亚夫为丞相。周亚夫的确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可政治上的搏亦却不是他的强项。由于他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与景帝产生了许多分岐,慢慢的影响了君臣关系。
性格耿直、狂傲的周亚夫还擅自参与景帝后宫家事,卷入到废立太子的纷争之中,先后得罪了窦太后、皇后、国舅,加上前面提到的粱王刘武。景帝直系亲属里没有不讨厌周亚夫的,景帝对他的印象也恶劣起来。
一次景帝想试探一下周亚夫桀骜不驯的脾气改了没有,就请他进宫饮宴。宴席上景帝有意让宫人给周亚夫端上一块没切开的肉,还没有给他摆放筷子。周亚夫十分不满,景帝语带双关地道:“这些还满足不了你吗?”周亚夫十分不情愿地跪下谢罪。景帝冷冷地说“起来吧。”周亚夫马上起身,气冲冲的离席而去。景帝叹道:“此人如此狂傲,我死之后,他怎会安分守己呢?”。
的确,自视功高的周亚夫当着景帝的面前都如此放肆,日后新君又怎么能降服得了他。从来功高震主者又有几个能得善终。此后,景帝已经在暗自算计除掉这个不听话的周亚夫了。
景帝后元元年,周亚夫的儿子从专做皇家用品的工匠处,给父亲买了五百件陪葬用的盔甲盾牌。周亚夫还经常招募一些民间勇猛之士进府比武,豪饮。触犯了朝廷的许多禁忌。这些事被告发后,景帝揪住私藏甲胄一事,让廷尉严查。廷尉问他是不是要谋反,周亚夫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甲胄是陪葬用的,怎么能说是谋反呢?”廷尉竟然说:“你既使不是想活着时候谋反,也是想死后到地下谋反!”
欲加之罪 ,何患无词。廷尉显然是受景帝之意而为之,就是要找个借口除掉周亚夫。
周亚夫被关押入狱,性格刚烈的他,自知伸冤无望,不堪受辱,绝食五日后呕血而死。
周亚夫居功自傲,守节不逊,最终遭到帝王猜忌,而走向未路,实乃悲夫也!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叫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