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EDI工作原理:EDI膜块中将一定数量的EDI单元用格板隔开,形成浓水室和淡水室。又在单元两端设置阴/阳电极。在直流电的推动下,通过淡水室水流中的阴阳离子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浓水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
电场使进水中的水分子在离子交换树脂界面离解成H+及OH-,并不断地再生淡水室中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阴、阳离子在再生过程中受到相应正负电极的吸引,透过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向所对应的离子膜的方向迁移。当这些离子透过交换膜进入浓室后,H+及OH-重新结合成水。这种H+及OH-的产生、湮灭及阴、阳离子迁移正是离子交换树脂得以实现连续再生的机理。
工作流程:
1、发送方-A由业务系统导出业务数据(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2、将导出的业务数据导入EDI系统,EDI系统进行格式转换,将以上格式业务数据转换为标准的EDI格式报文
3、发送方-A与接收方-B建立EDI连接(需要双方相互交换公钥证书、ip等配置信息,并完成EDI系统配置),发送方-A通过EDI系统将EDI报文发出,之后接收方-B收到报文
4、接收方-B收到发送方-A发送的EDI标准格式报文,经由接收方-B的EDI系统进行转换,得到内部业务系统可识别的数据格式(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5、将以上数据直接导入接收方-B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