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广州医生发帖称?
鸿茅药业此举无疑让自己上市的路程更加艰难。这件事只能存在一个赢家,就是广泛的网络媒体。而不论是医生本人,还是凉城县公安局,还是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都是这件事里的输家。
先从企业本身来说:2017年8月1日,鸿茅药业向银监会进行了拟上市的辅导备案:
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在准备IPO阶段,对于企业的负面评价信息总是谨慎态度,一旦市面上出现了对自己不利的新闻,对于企业的公关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对于这次事件而言,无论谭秦东医生所言是否属实,对其采取刑事手段,跨省予以抓捕都只能说是下下之策。也或许,鸿茅药酒的鲍洪升鲍总,自始都不认为自己要求抓捕谭秦东医生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会成为震惊网络的大事件。
不管鲍总是明知可能的不良影响而故意为之,还是根本不了解网络舆论而盲目为之,从结果而言,此事令鸿茅药业的产品以及企业本身,遭受到了巨量的负面评论,令其本已不算好听的商誉再次遭受“灭顶之灾”,那么即便日后公开募股,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投资人多少信心,投资人还能否顶着网民恶评的压力去购入鸿茅药业的股份,就是现在摆在鲍总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了。
所以,抓人一时爽,却令自己上市路程雪上加霜。对于医生而言:显然谭秦东医生在此事件中遭受了致命影响,从谭医生的文章《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看,虽然在开篇中称每天一瓶鸿茅药酒,与鸿茅药业本身所称的每天一两口有着夸张的区别以外,全文上看,谭医生在文章中的主要目的是两点:
(1)批判鸿茅药业对鸿茅药酒的夸大宣传;
(2)申明鸿茅药酒不能治百病,很多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鸿茅药酒。
本来这两方面的内容并无不妥,文章所造成的影响力也只有2100余次的点击量,但因为标题中使用的“毒药”字眼太过于“惊悚”,因而为自己惹下了祸端。
有一句话叫“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品,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必然会存在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如果并非万能神药,那么就必然有人适合有人相抗,所以谭秦东医生说鸿茅药酒并非人人适合,老年人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这一点,本没有问题。
又或者有人说,鸿茅药酒是酒,是保健品,不是药品,所以每个人都适合。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鸿茅药酒究竟是药品,还是保健品?
产品类别:中药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5020795
也就是说,鸿茅药酒是确确实实的药品,而非保健品。
那么就又回到药品的本质上来了——药品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从来没有针对所有适应症的万能神药,包括鸿茅药酒。
根据某百科的资料: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规格
每瓶装500毫升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禁忌
儿童、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禁服;肝肾功能不全及酒精过敏者禁服。注意事项
1.忌寒凉、辛辣及油腻食物。
2.本品宜饭后服用;不胜酒者慎服。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4.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
5.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从这些内容上看,鸿茅药酒也的确以药品的规定列举了各种禁忌说明,但鸿茅药酒在广告宣传上,始终过于强调自己的主治功能,甚至对药性进行了夸大宣传,同时弱化自己作为药品的属性,更偏重于将自己打造成保健酒的属性,这就让很多消费者误将该药品作为保健品而购买并赠送亲友。
从客观上说,鸿茅药酒将适应症和禁忌都明确予以标明,谭秦东医生针对老年人体质特点提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鸿茅药酒,双方其实都没有太大问题,这件事的根源,似乎也就在谭秦东医生在标题中使用了容易误导他人的“毒药”一词吧。
最后,希望老年人无论在选择药品还是选择保健品上,都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切忌盲目选择。此外,鸿茅药酒是药品,如果作为礼品的话,赠人药品,也总归不是吉利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