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署芯片法案后美芯片股暴跌

更新时间:02-08 教程 由 扶南 分享

美国签署芯片法案后美芯片股暴跌?

现在对于芯片行业来说,中国市场是需求量最大的市场。美国之所以疯狂制裁我国半导体企业,疯狂投资本国的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就是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害怕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了。而且美国的芯片企业已经摆烂很多年了,技术发展没有太明显的突破。

华为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对于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时间段就是在2018年左右。以2018年作为分界线,2018年之前一直是比较颓废的情况,2018年之后,不管是芯片设计,还是芯片制造行业,都有了堪称跨时代的技术发展。

一、美国制裁中兴。

大家应该都知道2018年美国全面制裁中兴的事件,在正式制裁之前,美国就已经对中兴下手了。

在2016年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实施出口限制措施,可是后来经过双方政府的协商,美国给中兴颁布了临时许可证,中兴可以继续采购美国的半导体产品。直到2018年的时候,美国正式全面封控中兴的所有芯片产品。

在禁令开始之后,中兴公司一夜之间陷入了瘫痪状态。中兴通讯的董事长殷一民在公开采访中说过:“美国的禁令可能导致中兴通讯进入休克状态,对公司全体员工、遍布全球的运营商客户、终端消费者和股东的利益造成直接损害,我们坚决反对。”

虽然我们极力反对美国不正当的技术打压,也对美国的制裁表示坚决反对,但是对美国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终还是中兴公司的高管大换血,赔偿了美国十多亿美金的罚款之后,美国才解除了对中兴公司的制裁。

也就是从这次的制裁事件之后,中兴公司在大众视野中出现的次数就屈指可数。现在的中兴,除了隔一段时间推出自家的手机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是在低调发展通讯技术。

二、华为麒麟芯片的崛起,美国开始制裁华为。

说到华为的麒麟芯片,早期的巅峰产品就是麒麟925。本身麒麟925不算是性能太强的芯片,但是当时正好对上高通发布了骁龙810,骁龙810的发热量大,功耗大,坑苦了一众搭载该芯片的安卓手机。

华为mate7,凭借着麒麟925的低功耗成为了当时的大赢家,让华为mate系列机型打入了中高端市场。

真正让麒麟芯片崛起的时候,还是2018年下半年发布的麒麟980。当时麒麟980是首发台积电7nm工艺的手机芯片,NPU还集成了寒武纪的1M授权。在性能、能耗比、温控、ai算力上面,麒麟980已经近乎持平同期的高通骁龙855了,甚至在某些方面上,麒麟芯片还有领先的优势。

搭载麒麟980的mate系列,直接杀穿了国内高端市场。而mate 20 Pro这款机型,也被许多用户称之为华为mate系列的巅峰之作。

现在麒麟980已经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与之一起的,还有巴龙5000、鲲鹏920、昇腾310等其他华为自主设计的半导体芯片。

由此可见,2018年搭载麒麟980的mate 20系列产品,已经在用户口碑与用户市场上面开始赶超美国的高通骁龙,并且这个优势还会持续扩大下去。

后来的麒麟990跟麒麟9000延续了麒麟980的发展趋势,在用户市场上面全面爆发。而麒麟990 5G也是全球首款集成双模5G基带的手机soc,再加上华为主导的5G通讯技术,直接让华为的旗舰机型在用户市场上面跟苹果平分高端市场。

随后美国就对华为实行了4轮制裁,封禁了华为麒麟芯片的代工技术跟设备材料,并且连带着所有芯片代工工厂也一并下达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美国之所以处处针对华为,就是为了通过技术层面的垄断,对华为的产品市场进行打压,以此来影响华为的利润增长,减缓华为手机业务跟通讯业务的技术发展。

目前来说,华为依靠鸿蒙OS留存了不少用户,而且通过领先的通讯技术发展,华为已经开始布局商业政企领域,以战养战,寻找破局的办法。

三、国产技术的崛起,美国芯片企业的持续摆烂。

近年来,我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思路清晰,已经形成了适应市场的发展体系。比如我国的龙芯CPU,龙芯团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造纯国产化设计的CPU,最大程度的实现自主可控性。

而现在美国的半导体企业,比如英特尔、AMD、英伟达等厂商,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很少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基本都是从之前产品上面进行超频优化,进行挤牙膏式的升级。

类似于英特尔、AMD、苹果、微软这种美国的科技公司,它们几家的产品在用户市场上面基本已经实现了绝对的统治力量。但凡现在涉及到移动家庭终端产品,尤其是PC领域,除了Windows系统就是苹果的Mac os,在大众市场上面基本看不到其他操作系统。

也正是这种统治力极强的用户市场,给了美国半导体企业摆烂摊、挤牙膏的资本。因为你在现在的消费市场上面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就算有,兼容度跟生态也是个大问题,最后还是得用美国的产品。

现在胡伟武对于龙芯的发展路线描述得非常清晰,不追求过于先进的制程工艺,不断通过技术层面的发展,一步步去优化现在的老工艺,在稳定了老工艺的基础上,再去发展新技术的迭代。

龙芯的战术体系已经趋近于相对完善的状态,不管是北斗卫星上面的龙芯2E、2F,还是军事领域的龙芯2J,又或者是应用于服务器和pc上面的龙芯3a系列,都为我国的半导体芯片发展垫定了坚实基础。

四、我国的芯片制造行业近几年崛起迅速,正在走去美化的路线。

我在开头写到了,我国半导体发展的时间线,就是在2018年开始出现变化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梁孟松。他可是国际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技术专家,一个人起到了引领技术发展的作用。

最开始梁孟松在台积电任职,给台积电创下了许多技术专利跟技术壁垒。后来他跟台积电内部的高管出现了不愉快,随着积怨越来越深,梁孟松辞去了在台积电的工作。

梁孟松从台积电辞职之后,三星马上就派人找到他,不但开出高于台积电3倍的薪资待遇,而且还把三星电子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交给他负责领导。由于当时梁孟松跟台积电还有竞业协议,在协议没有到期之前,他不可以加入任何一个同行的企业。

随后梁孟松通过他妻子的帮助,留在了韩国大学教书。可是他手下的学生,除了三星集团的高管就是各类工程师。等到协议到期之后,梁孟松公开宣布,加入三星电子。

加入三星之后,梁孟松带领着三星团队放弃20nm的技术发展,直接从28nm跨越到14nm工艺节点。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三星的14nm技术正式量产商用。随后三星凭借着先进技术的优势,抢下了大批量仿生芯片跟高通骁龙的订单,获得了巨大利润。

台积电最后直接把三星跟梁孟松告上了国际法庭,以专利侵权为理由,要求梁孟松退出三星。最终台积电胜诉,梁孟松离开了三星。

在离开三星之后,中芯国际向他抛出橄榄枝。经过深思熟虑,梁孟松在2017年选择加入中芯国际,目前还在任职当中。

加入中芯之后,梁孟松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把中芯国际的28nm良品率提升到了85%以上。随后,他带领着团队再现了当年三星越级发展的情况,用了3年时间,让中芯国际从28nm横跨到14nm。在稳定了14nm工艺技术之后,他又开始进行7nm、5nm等先进制程工艺的技术研发布局。

并且对于28nm这种老旧的工艺技术节点,梁孟松也在积极采用国产供应链进行设备材料的供应,开始发展去美化路线。

在2020年年底,美国宣布把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禁止所有美国企业给中芯国际提供半导体技术以及设备材料。

本来中芯国际是最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追平三星、台积电这种世界一流厂商的大陆半导体企业,但是美国突如其来的封锁,直接卡死了中芯先进制程工艺的技术发展脚步。现在的中芯国际跟华为类似,都是选择在其他方面发力,扩大28nm的产能,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以战养战,找寻破局的办法。

现在美国之所以设立芯片法案,抽出大量资金投入本国的半导体企业,主要就是我国的半导体发展速度,已经让美国感觉到了威胁。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美国正在逐步从其他国家抽调回美国本土,以此进一步完善美国技术垄断的地位。

声明:关于《美国签署芯片法案后美芯片股暴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tutorial/14_231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