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信鸽一定会飞回原处?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是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飞鸽传书的桥段,那么飞鸽传书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遵循什么样的原理呢?
现在可以查询的使用鸽子传递消息的记录是在古埃及时期,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鸽子来传递消息了。中国实际上也是一个驯养鸽子的古国,古代中国的疆域也非常大,许多时候传递讯息非常不便,特别是传递书信,古代长期只能靠驿站进行传递,费时费力,而中国人普遍有恋家情节,因此出门在外,能够收到家书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早在中国的隋唐时期,中国南方就已经开始使用鸽子来传递书信。鸽子传递信息的特点一是快,二是能分辨方向,因此许多人都开始有意识的训练鸽子。当然,古代的飞鸽传信也不是非常精确的,也会经常出现误差。
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有信鸽的出现,当时把信鸽称之为飞奴。汉高祖刘邦就曾经靠着信鸽传递的消息而顺利脱险,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靠的也是信鸽和朝廷之间维持联系。还有传说是苏武在匈奴被囚禁期间,靠的就是信鸽和汉朝之间保持信息的沟通。
那么,鸽子为什么会飞回原处呢?因为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非常灵敏,而且鸽子是少数非常恋家的动物之一,但是成为一只能够自主判断方向和道路的信鸽,所依靠的最主要的还是训练,当然选育良种和科学饲养都是必要的前提。
现代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当然再也不需要通过飞鸽传书的形式来传递消息了,但是作为中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飞鸽传书已经是中国历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